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

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

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

层澜壮兮缅以没,重岩转兮超以忽。

冯夷逝兮护轻桡,蛟龙行兮落增潮。

泊中湖兮澹而闲,并曲溆兮怅而还。

适予手兮非予期,将解袂兮丛予思。

尚君子兮寿厥身,承明主兮忧斯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小小的洞庭湖上,我驾驶着方舟,微风轻轻吹过,离开了平静的水面。
驾驶着方舟在小洞庭湖,云朵轻轻飘过,连接着远方的天际。
层层波浪壮观无比,逐渐沉入水底,重重山岩旋转,忽隐忽现。
水神冯夷离去,守护着我的小舟,蛟龙游动,激起更大的潮汐。
停泊在湖心,湖面宁静悠闲,曲折的小径让人惆怅返回。
这情景并非我所期待,解开衣袖,思绪纷飞。
希望君子们能长寿,侍奉明君,忧虑着世人的疾苦。

注释

洞庭:古代湖泊名。
方舟:古代小船。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缅:深远。
冯夷:传说中的水神。
轻桡:轻巧的船桨。
增潮:增加潮汐。
泊中湖:湖心停泊。
曲溆:弯曲的小溪。
适:恰好。
期:预期。
袂:衣袖。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承明主:侍奉明智的君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洞庭湖畔举行的宴会,气氛悠闲而富有哲理。开篇即以“小洞庭兮牵方舟”展现了宴会的地点和参与者们乘坐的船只,"风袅袅兮离平流"则是对当时微风和水流的细腻描写,透露出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重复强调了宴会的场景,同时也映射出心境的平和与连绵。

"层澜壮兮缅以没"一句,形容水波层叠,情感深沉,接下来的“重岩转兮超以忽”则是对山石和水流交错所形成的壮丽景观的描绘。"冯夷逝兮护轻桡"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驾舟而行,心态从容不迫;“蛟龙行兮落增潮”则是对水生生物活动以及潮汐变化的生动描写。

中间部分“泊中湖兮澹而闲”、“并曲溆兮怅而还”表现了诗人停泊于湖中的宁静与闲适,以及对周遭风景的感慨。"适予手兮非予期"一句,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将解袂兮丛予思”则是对未来和过去情感的回顾。

最后两句“尚君子兮寿厥身”、“承明主兮忧斯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能之士健康长寿的祝愿,以及对领袖与民众福祉的关怀,体现了一种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政治理想。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洞庭湖景色和宴会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人伦之乐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

苏源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小洞庭离宴诗

浮涨湖兮莽迢遥,川后礼兮扈予桡。

横增沃兮蓬仙延,川后福兮易予舷。

月澄凝兮明空波,星磊落兮耿秋河。

夜既良兮酒且多,乐方作兮奈别何。

形式: 古风

牧护歌

听说衲僧牧护,任运逍遥无住。

一条百纳瓶盂,便是生涯调度。

为求至理参寻,不惮寒暑辛苦。

还曾四海周游,山水风云满肚。

内除戒律精严,不学威仪行步。

三乘笑我无能,我笑三乘谩做。

智人权立阶梯,大道本无迷悟。

达者不假修治,不在能言能语。

披麻目视云霄,遮莫王侯不顾。

道人本体如然,不是知佛去处。

生也犹如著衫,死也还同脱裤。

生也无喜无忧,八风岂能惊怖。

外相犹似痴人,肚里非常峭措。

活计原无一钱,敢与君王斗富。

愚人摆手憎嫌,智者点头相许。

那知傀儡牵抽,歌舞尽由行主。

一言为报诸人,打破画瓶归去。

形式: 六言诗

兴庆池侍宴应制

金阙平明宿雾收,瑶池式宴俯清流。

瑞凤飞来随帝辇,祥鱼出戏跃王舟。

帷齐绿树当筵密,盖转缃荷接岸浮。

如临窃比微臣惧,若济叨陪圣主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晖字

重阳早露晞,睿赏瞰秋矶。

菊气先熏酒,萸香更袭衣。

清切丝桐会,纵横文雅飞。

恩深荅效浅,留醉奉宸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