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阴。
但令意远扁舟近,不道沧江百丈深。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送姚司法归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远和超脱的情怀。
"吴掾留觞楚郡心" 这一句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洞庭秋雨海门阴" 则描绘出一幅湿润而深邃的自然景象。这里的“洞庭”指的是洞庭湖,古时称为“洞庭波”,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诗人心中美好的地方。而“秋雨海门阴”则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联想到那片广阔的水面在细雨中显得更加辽远。
"但令意远扁舟近" 这句话充满了哲理,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越物质距离的心灵状态,即便身处遥远之地,但只要心意相通,就如同舟船靠近,无需担忧距离的隔阂。
最后一句 "不道沧江百丈深" 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感慨。这里的“沧江”即今日的长江,诗人通过“不道”二字表达了一种淡然,对于世间万物的深浅厚薄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自在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生活远离时所保持的一种淡定的哲学态度。
不详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
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