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

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

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

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载。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

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

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

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

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

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

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

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

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

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

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

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

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霈。

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

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

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赉。

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

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

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佩。

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

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

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形式: 古风

翻译

独自在灞水上的亭中饮酒,寒山青青位于城门外。
长云忽然遮住落日,桑树枣树在寂静中变得昏暗。
古时奔波的人们,有多少代曾在这里过夜。
从东南方来此为官,岂会不知仕途的进退。
我们家族持守着纯朴的本质,如同楚国得到的美玉。
被征召到茅山一次,又在柏树环绕的官署任职三年。
道义相投超越了物质世界,精神交流没有阻碍。
了解我那像海洋般的心胸,超脱于迂腐儒生之列。
初冬时节皇帝车驾出行,群臣在阳光普照的山谷聚会。
半夜里驰道喧闹,五侯簇拥着华丽的车盖。
那时燕齐之地的宾客,进献仙术于蓬莱仙境之内。
深得皇上欢心,得以与王母相对。
微臣想请求觐见,至诚之心哪怕粉身碎骨。
贤弟感动于我的情感,探讨易经穷究世事盛衰。
好马的脚还蜷曲着,宝刀的锋芒尚未磨砺。
最近听说紧急军书飞传,战事蔓延至北方边塞。
众将领多有违律,朝廷这才开始后悔。
怎能召唤书生,只愿能讨论军事要领。
外族侵略者并非草木,驱逐他们使他们狼狈不堪。
虽有攻城掠地之功,也有投降的俘虏。
军粮堆积如山,恩泽如雨般广施。
疲惫的士卒难以再战,沙漠之地不值得留恋。
如果采用普通人的计策,只会让军队陷入包围而崩溃。
不耗费黄金储备,哪里会要求珍贵的赏赐。
英明的君主忧虑深远,边疆之事也需重视。
蒙受恩宠务必真诚相待,离别之言充满激昂感慨。
霜冷摇动着直接指向的草,烛光映照着明亮的佩饰。
公正的议论日夜受阻,朝廷的会议拖延不决。
孤城海边的月亮,万里光芒如流水般延展。
不应让那百尺之松,徒然老去在钟山的雾霭之中。

注释

独饮:独自饮酒。
灞上亭:灞水旁的亭子。
寒山:清冷的山。
青门外:长安东面的青门之外。
长云:连绵的云。
骤落日:太阳突然被遮蔽。
桑枣:桑树和枣树,代指乡村景物。
晦:昏暗。
古人驱驰者:古代奔波的人们。
宿此:在此过夜。
凡几代:多少代。
佐邑:辅佐治理县邑。
东南:来自东南方。
进退:仕途的升迁与退隐。
吾宗:我们家族。
全璞:完整的玉璞,比喻质朴无华。
璆琳: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茅山:地名,可能指道教圣地。
一徵:一次征召。
柏署:柏树环绕的官署,代指官府。
道契:道义相投。
非物理:超越物质层面。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
沧溟心:像大海一样广阔的心胸。
脱略:超脱。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
孟冬:初冬。
銮舆:皇帝的车驾。
阳谷:阳光充足的山谷。
半夜驰道:半夜里车马行驶的道路。
五侯:泛指权贵。
轩盖:华丽的车盖。
燕齐客:来自燕国和齐国的宾客,代指方士。
蓬瀛: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皇心:皇上的心意。
王母:神话中的西王母。
贱臣:自谦之词,指地位低下的臣子。
干谒:请求接见。
殒碎:粉身碎骨。
哲弟:贤明的弟弟。
问易:探讨《易经》。
穷否泰:探究事物的盛衰、吉凶。
良马足尚踠:好马的腿还蜷曲着,比喻尚未施展才华。
宝刀光未淬:宝刀的锋利未经磨砺。
羽书:紧急的军事文书。
兵气:战争的气息。
连朔塞:蔓延至北方边塞。
失律:违反军纪。
庙堂:朝廷。
书生:文人,这里指自己。
论要害:讨论军事要领。
戎夷:外族侵略者。
侵逐:侵犯驱逐。
狼狈:形容处境困顿。
屠城功:攻克城池的功绩。
降虏:投降的敌人。
兵粮:军粮。
恩泽:皇恩。
雨霈:大雨,比喻恩泽广布。
羸卒:疲惫的士兵。
碛地:沙漠地带。
匹夫策:普通人的计谋。
军围溃:军队被包围而崩溃。
黄金资:黄金储备。
白璧赉:珍贵的赏赐。
明主:英明的君主。
边事:边疆事务。
荷宠:蒙受恩宠。
推诚:真诚相待。
离言:离别之言。
霜摇:霜冻摇动。
直指草:指向正北的草,比喻忠诚正直。
烛引:烛光引导。
明光佩:明亮的佩饰,象征高洁品质。
公论:公正的言论。
日夕阻:日夜受阻。
蹉跎会:拖延的会议。
孤城:孤独的城池。
海门月:海边的月亮。
流光带:如流水般的光芒。
百尺松:高大的松树,比喻人才。
空老:白白老去。
钟山霭:钟山的雾气,象征时光流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灞上亭独自饮酒,怀念古人和思考国家大事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战略的深思。从“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开始,就设定了一种孤寂而沉思的氛围,接着通过“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强化了这种感觉。诗人提及“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

在“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国家边防战略的关注。他自信地表达了自己家族的荣耀:“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同时也提到了个人经历和成就,如“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载”。

诗人通过“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表达了他对于超越世俗的精神交流的追求。他自信地认为自己的思想与常人不同:“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紧接着,他描述了一场盛大的朝会和外国使节的接待情景,以及对皇帝的忠诚之情。

在后半部分,诗中涉及了国家边防和战争的问题。如“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表达了紧急的战事信息,而“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则反映出对军事领导者的批评。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并强调不要轻率发动战争,因为战争带来的后果是沉重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明主和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功名的淡然态度。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展示了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

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

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

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

理道资任贤,安人在求瘼。

故交负灵奇,逸气抱謇谔。

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

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

飘飖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托。

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

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鹄。

形式: 古风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

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悲哉行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髣髴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