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

北风吹早雁,日夕渡河飞。

气冷胶应折,霜明草正腓。

老臣帷幄算,元宰庙堂机。

饯饮回仙跸,临戎解御衣。

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

方伫勋庸盛,天词降紫微。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北风吹着早来的雁群,它们日落日出地跨越河流飞翔。
寒冷的天气使胶泥易断,霜冻使草叶显得更加枯黄。
老臣在帷幄中运筹帷幄,宰相在庙堂上掌控全局。
为欢送离去的君主,官员们脱下官服献酒饯别。
将领们穿着军装在清晨出发,军队等待春天的到来再返回。
期待着功勋和业绩的繁荣,上天的旨意从紫微星降临。

注释

早雁:秋季南迁的大雁。
胶:古代用于粘合的物质,此处指胶泥。
腓:形容草木因霜冻而枯萎。
帷幄:古代军帐或朝廷决策之处。
元宰:宰相,朝廷的主要官员。
仙跸:帝王出行的车驾,此处指君主。
御衣:皇帝或官员的衣物,此处表示敬意。
勋庸:功勋和功劳。
紫微:古代星宿名,象征天子之位或天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军中准备迎接皇帝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队动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军中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皇帝的期待与尊崇。

“北风吹早雁,日夕渡河飞。”北风呼啸,驱散着早晨的雁队,它们在日落时分飞越河流,这两句描绘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紧迫感。

“气冷胶应折,霜明草正腓。”寒冷的空气使得皮革变得僵硬易折,早晨的霜花映照在清晨的阳光下,草木都被薄霜覆盖,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冬日的严寒。

“老臣帷幄算,元宰庙堂机。”年迈的臣子在帐中筹谋国事,而元首(皇帝)则在庙堂之中布置大计。这两句表明了朝廷内外都在为迎接皇帝做准备。

“饯饮回仙跸,临戎解御衣。”这两句似乎是在描述皇帝行宫的场景,“饯饮”可能指的是皇帝巡幸时的供品,而“临戎解御衣”则是说在军营之中,皇帝准备更换衣物,以示对即将进行的军事行动的关注。

“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军人们穿着整齐的甲胄,在清晨出发,而军队的节制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表达了军队严肃有序的状态以及对战争胜利与季节变迁的期待。

“方伫勋庸盛,天词降紫微。”这里可能是在形容皇帝的威仪与国力,或者是对即将到来的重大事件的预示。紫微通常指的是星官中的紫微垣,即皇帝所居之处的星象,故“天词降紫微”可能暗含着天命或圣旨的传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军中活动的细致描写,以及对皇帝到来的期待与准备,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权力中心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03)

苏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 字:廷硕
  •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 生卒年:670年-727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

河流无日夜,河上有神仙。

辇路曾经此,坛场即宛然。

下疑成洞穴,高若在空烟。

善物遗方外,和光绕道边。

事因周史得,言与汉王传。

喜属膺期圣,邦家业又玄。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兹字

肃肃金殿里,招贤固在兹。

锵锵石渠内,序拜亦同时。

宴锡欢谈道,文成贵说诗。

用儒今作相,敦学旧为师。

下际天光近,中来帝渥滋。

国朝良史载,能事日论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

潞国临淄邸,天王别驾舆。

出潜离隐际,小往大来初。

东陆行春典,南阳即旧居。

约川星罕驻,扶道日旂舒。

云覆连行在,风回助扫除。

木行城邑望,皋落土田疏。

昔试邦兴后,今过俗徯予。

示威宁校猎,崇让不陈鱼。

府吏趋宸扆,乡耆捧帝车。

帐倾三饮处,闲整六飞馀。

盛业铭汾鼎,昌期应洛书。

愿陪歌赋末,留比蜀相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朝望莲华岳,神心就日来。

晴观五千仞,仙掌拓山开。

受命金符叶,过祥玉瑞陪。

雾披乘鹿见,云起驭龙回。

偃树枝封雪,残碑石冒苔。

圣皇惟道契,文字勒岩隈。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