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倚杖柴门外,踟蹰到日斜。
儿童拾笋箨,妇女卖茶芽。
掠岸过渔艇,隔篱闻纬车。
年来诗料别,满眼是桑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人倚杖站立在柴门之外,时间悠长,直到夕阳西下。儿童们在户外活泼地捡拾竹笋的外壳(箨),妇女则忙着采摘新鲜的茶芽准备售卖。远处,渔船轻轻掠过河岸,篱笆那边传来织布机(纬车)的嗡嗡声,充满了田园的劳作气息。
诗人感慨岁月流转,近年来的生活素材与以往不同,满眼所见不再是都市的繁华,而是遍地的桑麻,象征着朴实的农耕生活和浓厚的乡土情结。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日常的恬淡与诗意,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真实的田园生活的欣赏与怀念。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闲岸纱巾小倚栏,吴中三月尚春寒。
蜂脾蜜满花初过,燕觜泥新雨未乾。
老厌簿书思屏迹,病逢节物强追欢。
一樽又动流年感,城上斜阳画角残。
老翁愈老欲安归,归卧稽山饱蕨薇。
未免解牛逢肯綮,岂能相马造精微。
灵山有士拈花笑,阙里何人鼓瑟希。
我亦倚筇桑竹下,白髯萧飒满斜晖。
千里江山入倚楼,高吟聊复写吾忧。
诗书幸有先人业,贫贱初非学者羞。
数掩槿篱端可老,一杯藜粥尚何求。
东陂未插青秧遍,且与邻翁卜雨鸠。
倦飞何意闭樊笼,冉冉年光过眼空。
酒尽不妨沽巷口,诗成多是在车中。
曾腰白羽心犹壮,不养丹砂颊自红。
所叹暮年交旧尽,灯前情话与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