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谢魏使君题白雪楼》。诗中描绘了白雪覆盖的景致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白雪新题照画阑”,以“白雪”为背景,巧妙地将“新题”映照在画阑之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接着,“鲍山堪此对盘桓”,诗人将自己置于鲍山之侧,与自然美景相伴,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楚宫一送江天色,郢曲长飞海气寒。”这两句通过楚宫、江天、郢曲、海气等意象,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情感层次。诗人仿佛置身于楚地的壮丽景色之中,感受着江天一色的壮美,郢曲的悠扬旋律在海风中回荡,带有一丝寒意,却也充满了诗意。
“绕夜朱弦清自语,凌云綵笔老相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独自弹奏着琴弦,声音清澈而自语,仿佛在与高山流水对话;同时,他欣赏着色彩斑斓的笔墨,与老友一同品味艺术之美。这种情境既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最后,“使君不是元同调,千载阳春和者难。”诗人感叹,像魏使君这样的知己难寻,即使是在千年之后,也难以找到能与之共鸣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