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信幕寄子云叔■及同寺(其二)

谢三船上醉同归,黄四花边手屡携。

巷里何曾异南北,屋头还复记东西。

一杯相属情犹在,千里分飞意自迷。

堂下秋来足萱草,定倾家酿饫黄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感谢三位船上的朋友一同醉归,黄四常伴身边携手同行。
街巷里从未因地域而异,屋檐下还能辨识东南西北。
共饮一杯,旧情仍在,尽管千里分别,心中迷茫。
秋天堂前萱草茂盛,定会倾家酿美酒,享用黄鸡宴。

注释

谢三:对友人的称呼。
船上:指在船上。
醉:喝醉。
同归:一起回家。
黄四:另一位朋友。
花边:可能是形容黄四的举止或环境。
屡携:频繁地携带。
巷里:街道巷弄。
何曾:曾经。
异:不同。
南北:代指方向或地域差异。
屋头:屋顶或屋檐。
记:记得。
东西:代指左右或方向。
一杯:一杯酒。
相属:相互敬酒。
情犹在:情感依旧。
千里分飞:远距离分离。
意自迷:内心感到迷茫。
堂下:厅堂之下。
秋来:秋季来临。
足:足够。
萱草:一种象征孝顺的植物。
定:必定。
倾家酿:全家合力酿酒。
饫黄鸡:饱食黄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所作的《赴信幕寄子云叔及同寺(其二)》中的片段。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谢三、黄四的相聚时光,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首句“谢三船上醉同归”描绘了他们曾在船上畅饮欢聚的场景,而“黄四花边手屡携”则展现出黄四陪伴诗人漫步花丛的温馨画面。

接下来,“巷里何曾异南北,屋头还复记东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巷陌的记忆深刻,即使南北相隔,仍能清晰地记得家乡的景象。这两句寓含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一杯相属情犹在,千里分飞意自迷”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虽然相隔千里,但彼此的情感仍然浓厚,诗人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惆怅。

最后两句“堂下秋来足萱草,定倾家酿饫黄鸡”,诗人想象家中秋日庭院里萱草茂盛,家人必定会酿制美酒,准备丰盛的黄鸡宴,以此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团聚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过去相聚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送子云五首(其五)

水阔湖南道,春深可当游。

鸟声喧绿树,花影趁行舟。

短袖那容舞,良畴不易谋。

有亲垂白发,敛板未应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子云五首(其四)

别意能凄楚,骊驹且缓听。

百年三过一,万事醉还醒。

策马身犹健,看山眼倍青。

东风有底憾,吹柳暗长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子云五首(其三)

楚国富山水,衡湘千里馀。

人皆思太傅,我独念三闾。

贫贱真劳矣,功名果命欤。

官閒道林寺,洗眼卧看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子云五首(其二)

薄宦何堪远,兄今奉板舆。

猫头供美笋,玉板荐嘉鱼。

川陆徐行李,暄寒慎起居。

会因回雁足,时一问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