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尚书晋川

记相识,相识黄鹤楼。

当时椎齿青衿子,平揖方伯古诸侯。

书司曹佐敛手愁,公也置几头拄头。

饮我酒,庭幽幽,千秋如火烧红榴。

东眺晴川西鹉洲,少年桃达躁如猴。

枕肱叠膝百自由,攲杯画箸恣嘈休。

尔时山翁问余言,乘兴遂作洪山游。

中间离合苦不定,长别已经十春秋。

去年三弟山东来,道公貌腴骨力遒。

百八串珠不离手,言谈清简风飕飕。

未几传公病,又传已小瘳。

昨者度门从淮返故里,亲见白旐黄肠出济州,使我泪眼如江流。

三日欲语不得语,枯咽喉。

海内学道几人在,转眼辄为天所收。

去年哭潘去华,又哭我先伯脩。

河枯岳折星辰死,凤凰不鸣鸣鸺鹠。

天公于世岂相雠,或者精光透泄不宜久,高贤大才理当归一丘。

呜呼既知归一丘,何为银章绯袍白头恋著不得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哭刘尚书晋川》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的一首悼念诗。诗中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刘尚书晋川的相识与交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的开篇即以“记相识,相识黄鹤楼”起笔,将回忆的场景定格在黄鹤楼,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当时椎齿青衿子,平揖方伯古诸侯”描绘了刘尚书年轻时的风采,以及他与当时权贵平等相待的气度,展现了其人格魅力。

“书司曹佐敛手愁,公也置几头拄头”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刘尚书在处理公务时的严谨与决断,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关怀与理解。接下来,“饮我酒,庭幽幽,千秋如火烧红榴”一句,以饮酒为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凝固,情感在酒香中流淌。

“东眺晴川西鹉洲,少年桃达躁如猴”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刘尚书年轻时的活力与热情,如同猴子般活泼。而“枕肱叠膝百自由,攲杯画箸恣嘈休”则进一步刻画了他在闲暇时光中的自在与洒脱,以及与朋友间的亲密无间。

随后,诗人回忆了与刘尚书共同出游的经历,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然而,“中间离合苦不定,长别已经十春秋”一句,揭示了两人因种种原因而分离,十年之久未能相见的事实,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去年三弟山东来,道公貌腴骨力遒”描述了刘尚书晚年的生活状态,虽然身体丰腴,但依然保持着坚强的意志。而“百八串珠不离手,言谈清简风飕飕”则表现了他即使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未几传公病,又传已小瘳”、“昨者度门从淮返故里,亲见白旐黄肠出济州”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得知刘尚书病情变化直至去世的消息后的悲痛之情。最后,“海内学道几人在,转眼辄为天所收”、“呜呼既知归一丘,何为银章绯袍白头恋著不得休”则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和东坡梅花诗韵今年雪多梅开不甚畅为花解嘲复以自解云耳(其一)

世人斗丰不斗槁,瘦而能立胜肥倒。

世人相喜不相愁,浊快岂若清烦恼。

寒花遒逸花典刑,不与天乔论繁早。

艮株虬曲干横斜,总令无花格也好。

山茶肥腻鸾腮红,蒲柳轻微娼黛扫。

孤清妁月婢春云,白石苍崖相对老。

只将黄发领芳菲,忍令高姿伴花草。

山中夜逢萼绿华,骑著么凤上青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和东坡梅花诗韵今年雪多梅开不甚畅为花解嘲复以自解云耳(其二)

花神一夜色枯槁,主人八门愁绝倒。

夜深花叹似人言,主人百事重花恼。

一者庸工剪束繁,二者丑女折戴早。

三者头上宁著老鸦啼,不愿俗子相怜好。

晒裈遗失主不知,花落青苔任帚扫。

算缗立券坐花前,无酒无诗送花老。

孤山事我若仙妹,君之视臣如芥草。

主人百拜谢花神,过不即芟如春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和东坡梅花诗韵今年雪多梅开不甚畅为花解嘲复以自解云耳(其三)

主人被谑如摧槁,空庭百匝愁颠倒。

抗颜也作花忠臣,摘叶披枝恐花恼。

贮君玉照金谷之堂,山骄石佞君开早。

贶君和羹驿使之辞,调卑格弱君言好。

我无红碧为君妍,莎台莓榭躬除扫。

宋砚蜀纸李廷圭,折枝貌得花韵老。

荣枯开落等一观,自觉与花非草草。

月沉风止两无言,一方积雪照冥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虎耳岩逢不二和尚

幽岩幻出支公面,瘦壁玲珑点葱茜。

百年一室锁青烟,涧石霜松几回变。

师言少日住西山,南内风光眼曾见。

武皇七年四月时,搭衣曾上戒坛殿。

白头等死入名山,四十三年若流电。

榔梅插得大十围,又见曾孙头似霰。

夜深屈指数朝贤,青山阅人如邮传。

元美伯玉今在无,可惜聪明死编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