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文饶题绝尘亭

江白风清古寺虚,客来萧散兴何殊。

水涵疏树千寻净,尘到幽亭一点无。

天际昏烟迷小艇,林端落日射浮图。

欲添楚屿深秋意,好向沙洲养橘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江面泛着皎洁的月光,清风拂过空寂的古寺,客人来访时心情也显得闲适自在。
清澈的水面映照着稀疏的树木,倒影深长,连一丝尘埃都找不到。
远处天边弥漫着昏暗的烟雾,小舟在其中若隐若现,夕阳余晖洒在丛林中的佛塔上。
想要增添这深秋楚地的意境,最好是在沙洲上种植橘树,享受宁静的生活。

注释

江:江面。
白:皎洁。
风:清风。
古寺:古老的寺庙。
虚:空寂。
客:客人。
来:来访。
萧散:闲适自在。
兴:心情。
水涵:水面映照。
疏树:稀疏的树木。
千寻净:深长的倒影。
尘:尘埃。
天际:远处天边。
昏烟:昏暗的烟雾。
小艇:小舟。
浮图:佛塔。
楚屿:深秋楚地。
沙洲:沙洲。
橘奴:橘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秋日古寺景象。首句"江白风清古寺虚",以江水的清澈和微风的轻拂,烘托出古寺的空灵与宁静。"客来萧散兴何殊",写客人来访时心境的闲适,与环境的清寂相映成趣。

"水涵疏树千寻净",通过描绘水中的稀疏树影,展现出水面的广阔与洁净,给人以深远之感。"尘到幽亭一点无",强调了古寺环境的清幽,连尘埃都难以侵扰。

"天际昏烟迷小艇",黄昏时分,远处的小舟被淡淡的烟雾笼罩,增添了神秘与诗意。"林端落日射浮图",落日余晖洒在佛塔上,更显古寺的庄重与历史感。

尾联"欲添楚屿深秋意,好向沙洲养橘奴",诗人借深秋的楚地景色和橘树,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绝尘亭周边的自然风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宇文德蒙春日道中二首(其二)

马上花明眼,宁知道路遐。

山横千百岭,人住两三家。

绿皱吹春水,红舒抹晓霞。

个中佳趣在,何事苦咨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宇文德蒙春日道中二首(其一)

满目风光丽,春连几处村。

江山挑客思,桃李忆家园。

飘泊流三峡,穷通付一樽。

菟裘如可老,归去葺衡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

卧溪古木势蜿蜒,伫立斜阳旅思宽。

湍没岸痕知涨溢,风生水面觉清寒。

静容桃李敷浓荫,暖放凫鹥浴短翰。

隐约渭滨真髣髴,行藏都付一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余时升见招

老大逢春意转微,追随不复似当时。

怜君旧已开三径,顾我今方卜一枝。

近水遥山元自好,暖风迟日更相宜。

便当乘兴寻花去,免使园林恨失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