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

维舟沔南岸,置酒岘山堂。

入坐松雨湿,吹衣水风凉。

烟岭火明灭,秋湍声激扬。

乍释尘垢累,况馀灯烛光。

羊公昔宴客,为乐未遽央。

而我独今夕,携家对壶觞。

颇适麋鹿性,顿惊清兴长。

归去任酩酊,讵期誇阿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我在沔水南岸停船,设宴于岘山堂。
落座时松雨滴落,风吹衣裳带来清凉。
山间烟雾中,篝火忽明忽暗,秋水急流声浪激荡。
刚刚摆脱尘世烦恼,更添烛光下的欢畅。
羊公当年宴请宾客,欢乐尚未尽兴。
而今只有我在此夜,全家围坐共饮壶觞。
我仿佛回归自然本性,清闲之情油然而生。
回去后任由醉意沉醉,岂料会被人夸赞豪强?

注释

维舟:停船。
沔南岸:沔水南岸。
岘山堂:岘山上的厅堂。
松雨湿:松树下落雨打湿。
吹衣水风凉:微风吹过,衣服感到凉爽。
烟岭:烟雾缭绕的山岭。
火明灭:篝火忽明忽暗。
秋湍:秋天的急流。
乍释:突然放下。
尘垢累:尘世的烦恼。
羊公:指羊祜,东晋名臣。
未遽央:尚未完全结束。
携家:带着家人。
壶觞:酒壶和酒杯。
麋鹿性:向往自然的生活。
清兴长:清闲的心情增长。
酩酊:大醉。
阿强:夸耀豪强的人。

鉴赏

这首宋代曾巩的《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沔南岸边的岘山堂上宴饮的情景。他乘船而来,松雨滴落,水风拂衣,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山间烟雾缭绕,远处灯火闪烁,与潺潺秋水声交织,构成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诗人感叹自己能暂时摆脱尘世的烦扰,享受这份宁静和家人的陪伴,颇有隐逸之趣。他提及羊公昔日在此宴客的典故,暗示自己此刻的欢愉并未因时光流转而减损。最后,他表示愿意沉醉其中,不求夸耀,只求内心的满足和清兴的提升。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初夏有感

我从得病卧闾巷,三见夏物争滋荣。

红英紫萼逐风尽,高干密叶还阴成。

山亭水馆处处好,朱碧万实相骈擎。

林乌梁燕各生子,翅羽已足争飞腾。

雉鸡五色绣新翮,鷕鷕慕匹相随鸣。

穴蜂露蝶亦有类,歘往复聚何翾轻。

箔蚕满室事方盛,茧缀下上如连星。

麦芒秧颖错杂出,高垄大泽填黄青。

物从草木及虫鸟,无一不自盈其情。

嗟我独病不如彼,胸气卧立常怦怦。

筋酸骨楚头目眩,强食岂得肌肤盈。

我身今虽落众后,我志素欲希轲卿。

十年万事常坎?,奔走未足供藜羹。

愁勤未老鬓先白,多学只自为身兵。

自然感疾惫形体,后日虽复应伶俜。

非同世俗顾颜色,所慕少壮成功名。

但令命在尚可勉,屑细讵足伤吾平。

形式: 古风

听鹊寄家人

鹊声喳喳宁有知,家人听鹊占归期。

物情固不等人事,尔意自惊思别离。

秋花粲粲正可爱,黄菊芙蓉开满枝。

春枫千树变颜色,远水静照红霞衣。

梧桐杨柳岂知数,沙步露冷银床欹。

新黄暗绿各自媚,烂漫未减春风时。

谁言秋物不可赏,人意自移随盛衰。

山田正冷酒味美,禾黍半收鸡雁肥。

霜梨野栗处处有,雪蜜荐口清香随。

乡园物物可想见,我意祇随魂梦飞。

家人未用占鹊语,应到归时春亦归。

形式: 古风

李氏素风堂

丞相事唐室,独驰三绝名。

家世在图史,诗书传后生。

即位逮流泽,出令箴辈惊。

岁暮营燕坐,高居遗世情。

翠竹带书幌,青山临酒觥。

已使襟韵适,况闻吟诵声。

自可化乡里,岂唯门户荣。

果有过庭子,颖然材思精。

抱璞已三献,惊人当一鸣。

风义故常在,兹堂非偶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李节推亭子

旴江郭东门,江水湛虚碧。

东南望群峰,连延倚天壁。

长林相蔽亏,苍翠浮日夕。

青冥窗户寒,居者非咫尺。

子初得从谁,有此烟雾宅。

燕坐远世喧,及门无尘客。

筑亭更求深,缓带聊自适。

时花笑婀娜,山鸟吟格磔。

家酿熟新樽,欢言命良席。

故已轻华簪,宁论珍拱璧。

我亦有菑田,相望在阡陌。

安得巾柴车,过从伫三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