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长统诗二首(其二)

致虚守静,其术至寡。有相皆虚,无物不可。

包藏寥廓,该摄细琐。出入隐显,妙用由我。

九天匪高,九地匪下。驾鹤周游,鱼鱼雅雅。

焚荡三彭,性空真火。大道甚夷,学孝僻左。

发车推辕,舍舟摇柂。五金八石,残生炉冶。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他以和仲长统诗的形式,探讨了致虚守静的哲学思想。诗中强调了内心的虚静与包容,认为通过这种状态,可以洞察万物,掌控微妙的变化。"九天匪高,九地匪下"象征超越世俗的境地,"驾鹤周游,鱼鱼雅雅"则描绘出超然自由的生活理想。诗人还提到摒弃欲望,如"焚荡三彭,性空真火",追求大道的平易近人,但又指出学习大道时可能会偏离常规,需要不断调整。最后以炼丹炼金的意象"五金八石,残生炉冶",寓言人生的磨砺与修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郭印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诠释。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仲长统诗二首(其一)

造化一机,乾坤一壳。死生虫臂,胜负蜗角。

达人于道,混混殊俗。瞽非丧明,刖非卞足。

贼生户牖,祸徵帷幄。聚蚁贪膻,飞蛾赴烛。

弹雀以珠,抵鹊以玉。丧精失灵,皆由多欲。

命也天齐,愚夫自促。

形式: 四言诗

再和二首(其二)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当寻蹊径。

每叹修身错路,譬如饮药加病。

逢人须是问津,有心未免击磬。

况遇先觉先知,早明不垢不净。

七情涣若冰雪,一性湛然渊静。

虚无体道合真,恬淡乐天知命。

外之寇贼消亡,内焉邦家昌盛。

初守一以处和,乃无事而生定。

教不倦称乎仁,德分人谓之圣。

故玉非琢不成,惟木从绳而正。

要明师指药物,藉元神为本柄。

大道多歧亡羊,至人用心若镜。

何妨常善救物,免使大惑易性。

门庭既已趣入,根株亦须穷竟。

直至出死超生,方知聋者善听。

形式: 六言诗

再和二首(其一)

鱼跳须过龙门,虎骤不从兔径。

上士闻道勤行,岂以难能为病。

固守满堂之珍,肯使如瓶之罄。

对境一念不萌,应缘六根皆净。

刚克本自沉潜,动直先由专静。

达理必明其权,尽性以至于命。

鼎中水腾火降,炉内阴衰阳盛。

神功妙合虚无,天光潜发泰定。

岂惟出尘离俗,便可超凡入圣。

自怜末学多方,未得大中至正。

莫知斡运帝车,宁解执持坤柄。

丹经苦阅残编,素发羞看明镜。

要求直截真机,速了圆明正性。

何妨万两金成,已是一生事竟。

至言今许发蒙,三沐三薰谛听。

形式: 六言诗

和曾端伯安抚劝道歌

保形保生保命,戒色戒酒戒茶。

夜气若要长在,晚食尤宜减些。

养心莫如寡欲,存诚唯是闲邪。

辨得天清地浊,吞取日精月华。

寒灰便是发焰,枯根立可生芽。

学者舍本逐末,病眼执著空花。

罔穷圣道一辙,徒诵丹书五车。

正似鍊和金矿,何殊嚼蔗吞查。

不知达人到此,元始浩劫为家。

燕坐能事毕矣,行遍海角天涯。

鉴明不受微垢,玉洁靡见纤瑕。

视轩冕如桎梏,弃财宝若泥沙。

曲江一轮秋桂,岂容雾掩云遮。

盘旋火龙水虎,和合阴汞阳砂。

真身自然腾化,驾凤高凌紫霞。

哀哉傍门小法,作用千种参差。

个个辛苦无成,白首空自悲嗟。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