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其二)

婺闺期今夕,娥轮泛浅潢。

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

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

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今晚是期待中的良宵,月亮如轮轻泛在银河浅处。
伴随着秋夜的细雨迎接夜晚,等待着暮色中那神奇的月光交汇。
侍寝时她低下云一般的秀发,展现娇态褪去彩虹般的衣裳。
欢喜中却愁时光匆匆流逝,离别后怨恨白昼如此漫长。

注释

婺闺:指女神或仙女的居所,这里喻指月宫。
期:期待,约定。
娥轮:指月亮,常以嫦娥代指月亮。
泛:漂浮,此处指月亮升起。
浅潢:浅淡的银河。
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也指随着秋夜的降临。
暮雨:傍晚的细雨。
待暝:等待夜幕降临。
神光:这里指月光与黄昏光线交织的神秘景象。
荐寝:侍寝,古代指妃嫔侍奉帝王就寝。
低云鬓:形容女子低头时头发如云般美丽。
呈态:展现姿态,表现出娇媚的样子。
解霓裳:脱下华美的衣裳,比喻卸下正式的装扮。
喜中愁:在喜悦之中夹杂着忧愁。
漏促:指时间过得快,如同沙漏迅速流逝。
别后怨:离别之后心生怨念。
天长:白天显得格外漫长,比喻思念之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古代七夕节日里举行的宴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之苦的感慨。

"婺闺期今夕,娥轮泛浅潢":这里婺闺指的是星宿中的织女星,娥轮则是牵牛星。诗人通过这两颗星的相会来点明七夕之夜的特别氛围,同时也映射了人间的情侣团聚的温馨画面。

"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随着季节的更迭,诗人感受到秋意渐浓。暮雨似乎为这场宴会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而“待暝合神光”则是说到了夜深时分,天上的星辉与人间的灯火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诗人的用词显得格外柔美,“荐寝”意指晚宴即将结束之时,而“低云鬓”、“解霓裳”则是对夜色中的细腻描摹,同时也隐喻着人间情爱的缠绵。

"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在这欢乐的宴会中,诗人却感受到了时光飞逝带来的忧愁。夜晚的钟声似乎提醒了人们时间的宝贵,而“别后怨天长”则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无奈与哀怨。

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景象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场古代节日宴会的温馨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无奈。

收录诗词(43)

许敬宗(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 字:延族
  • 籍贯:杭州新城
  • 生卒年:公元592年—公元672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仪鸾殿早秋应制

睿想追嘉豫,临轩御早秋。

斜晖丽粉壁,清吹肃朱楼。

高殿凝阴满,雕窗艳曲流。

小臣参广宴,大造谅难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过慈恩寺应制

凤阙邻金地,龙旂拂宝台。

云楣将叶并,风牖送花来。

月宫清晚桂,虹梁绚早梅。

梵境留宸瞩,掞发丽天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奉和咏雨应诏

舞商初赴节,湘燕远迎秋。

飘丝交殿网,乱滴起池沤。

激溜分龙阙,斜飞洒凤楼。

崇朝方浃宇,宸盼俯凝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刘散员同赋得陈思王诗山树郁苍苍

乔木托危岫,积翠绕连冈。

叶疏犹漏影,花少未流芳。

风来闻肃肃,雾罢见苍苍。

此中饯行迈,不异上河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