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

幕府文书日已稀,清樽岁晏喜相携。

寒山带郭穿松路,瘦马寻春踏雪泥。

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

为贪赏物来犹早,迎腊梅花吐未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官署中的文书日渐稀少,年终时清酒相伴令人欣喜。
寒冬中,山路穿过松林,瘦弱的马儿踏着积雪寻找春天。
青苔覆盖的山崖上,古老的树木森然耸立,绿萝缠绕在石头上,隐藏在幽深的小溪旁。
为了早些欣赏美景,我们提前来到,腊梅尚未完全绽放。

注释

幕府:古代日本的一种政府机构。
文书:公文、文件。
稀:少。
岁晏:年底、年终。
寒山:寒冷的山。
郭:城墙。
松路:松树林中的道路。
踏雪:踩踏雪花。
翠藓:绿色的苔藓。
苍崖:青黑色的悬崖。
古木:古老的树木。
绿萝:常绿藤蔓。
赏物:欣赏景物。
来犹早:来得还早。
迎腊梅:迎接腊梅花盛开。
吐未齐:尚未完全开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冬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诗中描绘了冬日之后,诗人与友人丁元珍在东山寺游玩的场景。首句“幕府文书日已稀”暗示了诗人公务之余的闲暇时光,而“清樽岁晏喜相携”则表达了岁末时节两人相聚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寒山带郭穿松路,瘦马寻春踏雪泥”,通过描绘寒冬中山路的景象,展现了冬日景色的清冷和寻春的艰难,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春天的期待。

“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古朴风貌,苔藓覆盖的崖壁、参天的古木以及环绕的绿萝,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

最后,“为贪赏物来犹早,迎腊梅花吐未齐”点明了诗人早起游寺的原因,只为一睹腊梅未完全绽放的美景,流露出诗人对早春之花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游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风格。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出郊见田家蚕麦已成慨然有感

谁谓田家苦,田家乐有时。

车鸣缫白茧,麦熟啭黄鹂。

田家此乐几人知,幸独知之未许归。

逢时得宠已逾分,报国无能徒尔为。

收取玉堂挥翰手,却寻南亩把锄犁。

形式: 古风

古瓦砚

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

于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

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

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

形式: 古风

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

经年种花满幽谷,花开不暇把一卮。

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

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柰东风吹。

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

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

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

群芳落尽始烂漫,荣枯不与众艳随。

念花意厚何以报,唯有醉倒花东西。

盛开比落犹数日,清樽尚可三四携。

形式: 古风

圣俞会饮

倾壶岂徒彊君饮,解带且欲留君谈。

洛阳旧友一时散,十年会合无二三。

京师旱久尘土热,忽值晚雨凉纤纤。

滑公井泉酿最美,赤泥印酒新开缄。

更吟君句胜啖炙,杏花妍媚春酣酣。

吾交豪俊天下选,谁得众美如君兼。

诗工镵刻露天骨,将论纵横轻玉钤。

遗编最爱孙武说,往往曹杜遭夷芟。

关西幕府不能辟,陇山败将死可惭。

嗟余身贱不敢荐,四十白发犹青衫。

吴兴太守诗亦好,往奏玉琯和英咸。

杯行到手莫辞醉,明日举棹天东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