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纲所作,题为《家叔示秋夜诗次韵》。诗中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秋来天色半晴阴,衰鬓难禁节物侵”,开篇即点明季节与心境。秋天的天空时而晴朗,时而阴沉,正如诗人的衰老之鬓发难以抵挡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颔联“兰叶向人方泣露,菊花催酒已浮金”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兰花和菊花赋予情感,兰花在露水的滋润下仿佛在哭泣,菊花则在酒香中绽放,金黄的颜色象征着成熟与丰收,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渴望。
颈联“莫将诗课频频聒,不那愁城日日深”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自省与对生活的无奈。他劝诫自己不要过于执着于诗文的创作,以免加重内心的愁苦,反映出诗人面对生活压力和内心忧愁时的挣扎与矛盾。
尾联“咫尺南山堪寄傲,欲随鸠杖遍幽寻”则是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他提到距离自己不远的南山,表示愿意在那里找到一种超脱与自由,想要借助鸠杖(古代的一种拐杖)去探索幽静之地,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与个人愁绪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精神寄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