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鍊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
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伯端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家修炼思想的理解和态度。开篇“未鍊还丹莫入山”表明诗人对修炼之事持有保留态度,不主张盲目入山寻求所谓的仙丹。接着“山中内外尽非铅”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指出山中的物质都不是真正的仙丹,只不过是普通的铅(古人常以铅为炼制灵丹的材料)。
最后两句“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俗对于修炼追求的一种看法。这里的“此般至宝”可能指的是道家中的至高无上的真理或仙丹,而“家家有”意味着这种至宝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不需要到处寻找。而“自是愚人识不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追求外在修炼方法而忽视内在智慧的世人持有的一种同情或怜悯,他们没有认识到真正宝贵的是内心的觉悟和理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山中所谓的仙丹与内心真理,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思考:真正的价值和智慧来源于内在的修为,而非外在的物质追求。
不详
调和铅汞要成丹,大小无伤两国全。
若问真铅是何物,蟾光终日照西川。
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
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
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内水银平。
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
休泥丹灶费工夫,鍊药须寻偃月炉。
自有天然真火用,不须柴炭及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