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其一)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属于风格清新淡雅的一首咏物诗。开篇“碧玉碗盛红玛瑙”一句,用鲜明的对比色彩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将碧玉碗中的红玛瑙与井华水养石菖蒲进行比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而且也表达了他对于生命力的赞美和珍视。

接着“也知法供无穷尽”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佛家禅理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里的“法供”指的是佛教中的供养之物,象征着精神上的滋润和修行之道。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佛法无尽供应的认知,更是映射出自己对于生活、信仰和知识追求的态度。

最后,“试问禅师得饱无”一句,则是在借问禅师是否得到满足来探讨生命与精神的饱满。这不仅是一种文学修辞,也是诗人对禅宗“无为自然”的哲理的一种体悟。通过这样的提问,诗人强调了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充实,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风格、深邃豁达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自然美与佛理的精妙结合,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其二)

荐福老怀真巧便,净慈两本更尖新。

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答贾耘老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平生管、鲍子知我,今日陈、蔡谁从丘。

夜航争路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

自言:「嗜酒得风痹,故乡不敢居温柔。

定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从前乐。

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

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故人改观争来贺,小儿不信犹疑错。

为君置酒饮且哦,草间秋虫亦能歌。

可怜老骥真老矣,无心更秣天山禾。

形式: 古风

墨花,并叙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

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

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

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送竹几与谢秀才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

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