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玄度长笛歌

长笛长笛从何起,云是帝舜二妃相从到湘水。

帝舜南巡妃且止,仙舆不还隔千里。

二妃泣之欲从死,泪洒湘竹斑更紫。

苦雾频侵恶霜委,时时刁骚聒人耳。

偶然伐竹供椽使,置身却在柯亭里。

陈留蔡子声差解,卧看窃叹奇如此。

宁戚叩角居边鄙,卞和抱璞屈佩芷。

世薄阳春歌下里,爱惜败纻裂新绮。

玩弄不足知莫比,制以律吕中商徵。

此笛一吹惊龙螭,波涛泱瀁风云驰。

天吴髣髴啼小儿,东方老人攒两眉。

陌头雉子雊且飞,梅花落片柳折枝。

欲折不折垂青丝,将落未落琼瑶枝。

岭外孤客久别离,愿随笛声到天涯。

白云飞送山间之道路,辽远足力疲,魂乎归来何大迟。

塞北有人仍久戍,谓汝羁栖未足虑。

即今圣王脩战务,父若在边子可住,兄而不行弟当去。

已别闾阎无却步,腔血一掬洒前路。

子今何为徒蠹腐,兀兀残编无所措。

高歌朗吟求自树,一言不合归如鹜。

投冠辄咒为儒误,此笛何能代君诉。

桓伊取弄失其度,为君折笛君莫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和邓玄度长笛歌》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通过描绘长笛的起源与传说,以及对长笛音色与演奏者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长笛这一乐器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诗开篇以“长笛长笛从何起”引出主题,随后借帝舜与二妃的故事,赋予长笛以神话色彩,增添了其神秘与浪漫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长笛的制作过程与环境,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演奏效果,如“此笛一吹惊龙螭”,生动地展现了长笛声音的震撼力。

诗中还融入了历史人物如宁戚、卞和等的典故,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如“世薄阳春歌下里”,表达了对传统音乐价值被忽视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赞美了长笛作为艺术媒介的无限可能,“玩弄不足知莫比,制以律吕中商徵”,强调了音乐与自然、历史、情感的紧密联系。

最后,诗人以“岭外孤客久别离”等诗句,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歌的深刻人文关怀。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长笛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唐司韶御史

秣陵泊舟风雨夕,长江滚浪摇空碧。

双龙幻影作笛吟,潜身匣里挂高壁。

此时与君正相闻,手濯金砚斗雄文。

万丈虹光不可散,化入寒霄结阵云。

年来君已早得意,阁间夜夜青藜气。

出乘骢马按京营,霜威栗烈人俱避。

顾我萧然一敝裘,布衣不肯干王侯。

幸有绨袍时见恋,载酒平原续旧游。

游情已倦且归去,大雨经旬势如注。

若过维扬古渡头,开匣祇防孤剑怒。

形式: 古风

赠董叔远

在昔董仲舒,尝脩孔氏书。

天人负三策,精彩辉天衢。

武帝见之大惊愕,虽然不任亦不薄。

公孙田窦不敢加,会采微言饬礼乐。

出为藩相镇骄王,阐明利谊张宏纲。

人言仲舒犹不遇,岂知汉主尊贤良。

千百年来见叔远,渊源学术宁无本。

龙当浅濑未能翔,骥局羊肠犹恨蹇。

始信汉主真豪雄,千鸾万凤范围中。

读书五车何所用,不如片语合重瞳。

重瞳会合料有时,往日风云倏见之。

今上聪明兼好古,临轩往往策英奇。

请君竟入函关去,勿向俗人求盼顾。

豫章大木更何施,惟有栋梁堪作遇。

形式: 古风

寄赠郑明府

平生未识郑公面,每日闻名几数遍。

手提巨斧擘山灵,更向天门穿一箭。

箭射垂杨百步遥,中原鞭弭递相骄。

独捧金盘满盛血,十九人咸听我招。

招之亦何为,斯文久欲衰。

宋人曾失足,元氏更崩驰。

我朝北地差能起,健力可以扛鼎吕。

信阳和之势更扬,其后纵横有五子。

五子复云七,吾粤得其一。

近者见郑公,远者谈公实。

公实郑公本同邑,丰神意气如相袭。

并开门户揖众宾,一苇独横不用楫。

余生于公恨稍晚,形虽未亲神往返。

北地信阳亦一家,况是乡闾迩非远。

石鼓桐鱼相应鸣,幽兰杜若原同畹。

今年夏月盛芙蓉,公之秀色正相同。

一步一眺将万里,一吟一饮尽千钟。

人言公旧武缘令,武缘勾漏原连境。

葛令丹砂可驻颜,公复得之寿与等。

予言公寿自丹砂,公文却复比云霞。

云霞何地不流映,似公异藻人同誇。

毕竟斯文流厚脉,脉犹未坠仍留责。

余似蚊虻思负山,公如老骥犹任轭。

寿酒一卮未致公,愿扬高韵随清风。

请公努力加餐饭,广述诗书迪后蒙。

形式: 古风

丙午秋集欧子建象观堂看方渭津黄斗华奕棋赋赠

方生黄生俱荦卓,共抱奇情怀壮略。

愿随去病度燕然,更逐伏波誇矍铄。

生当太平无可用,精神欲敛犹飞动。

时将磊落寄谈锋,几向綵毫示操纵。

操纵横生不可穷,耗心复寓一枰中。

奕秋先年犹竖子,宋代积薪岂足雄。

閒过草堂剧语罢,戏探玉局寻变化。

一着沉吟眼欲枯,得意奔横随手下。

初疑风雨飒然来,复讶星辰错落开。

出神入鬼杳难测,驾虎驱龙势不回。

有时绝处逢生路,嵯峨剑阁缘崖度。

大都布势爱飞扬,攻掠劫侵犹小数。

使我观之心胆堕,耳目应接如不暇。

自是天然妙独臻,谁云兵道全须诈。

须臾战罢如无有,绝世奇能不在口。

徒然大笑向空冥,弄丸讵识宜僚手。

即今东北乍风尘,耕者莫给织者频。

何不试用谢安石,谈笑风流静海垠。

古今共叹不龟药,封侯䌟絖惟所作。

孔父当年尚语贤,亦知此意非徒谑。

却怜韦曜不知兵,谬为论说置讥评。

三分鼎足当时势,附魏攻刘智岂明。

愿君相与保此术,左犄石角原不恶。

余虽蹇劣犹能随,窃出偏奇输末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