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著作之父文思判院挽诗(其一)

后有儿如许,前瞻祖自然。

诗书三世验,乡党一辞贤。

遂失升堂愿,徒供相柩篇。

吾衰真久矣,祇此亦关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他的父亲著作之父文思判院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忧虑和对先人的追思之情。

"后有儿如许",诗人感慨后辈的成长,希望他们能继承家业,延续书香门第;

"前瞻祖自然",则暗示家族精神源自祖先,要遵循自然的教诲和传统;

"诗书三世验",强调家族三代人对诗书的重视和传承,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乡党一辞贤",赞誉父亲在乡里的德行,是乡亲们公认的贤者。

然而,诗人接着笔锋一转,表达了未能亲眼看到儿子们成长到能够光大门楣的遗憾,"遂失升堂愿",升堂是指子孙成才,自己却无法见证;

"徒供相柩篇",意为自己只能写挽歌来悼念,未能亲身参与庆祝他们的成就。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衰老,"吾衰真久矣",并意识到这不仅关乎个人,也关系到家族的未来,"祇此亦关天",表达出对家族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哀思,也是对家族未来的期望与责任。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白鹿洞书院

晦翁一别遂千秋,跨鹿乘云何处游。

人随流水去不返,名与好山空自留。

峰峦戢戢田园净,藤刺深深磴道幽。

宝匣尘生弦索断,遗音重抚泪双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延庆寺

急雨泷危石,横云焘古碑。

入山芒屦湿,归路角巾攲。

中湿连宵病,平生此段奇。

只今酬妙句,犹自爱当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齐山

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

小盖曲穿杨柳岸,平舆斜掠槿花篱。

层轩俯瞰人寰狭,阴洞幽寻古路危。

满寺留题谁最警,南唐人写晚唐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登石头山

山腰万竹閟清寒,上彻山头望始宽。

州渚东西分线路,台城表里见毫端。

青开淮甸天空阔,紫覆钟山气郁盘。

城下秋江来万里,独能伸手障狂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