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究先儒教,还过支遁居。
山阶闲听法,竹径独看书。
向日荷新卷,迎秋柳半疏。
风流有佳句,不似带经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送王正字山寺读书》。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隐居求学生活的理解和赞美之情怀的诗句。
"欲究先儒教,还过支遁居。"
这两句表明作者鼓励友人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同时选择了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
"山阶闲听法,竹径独看书。"
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读书图景:朋友在山中的台阶上安静地聆听佛法,或是在竹林小径中独立阅读。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清净与自在。
"向日荷新卷,迎秋柳半疏。"
这两句诗更进一步渲染了山寺读书的意境。朋友面朝阳光,翻阅新的经卷;随着秋天的到来,轻拂过稀疏的柳枝。这既是对时间流转的描写,也暗示了友人在自然中寻求智慧和精神的成长。
"风流有佳句,不似带经锄。"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文学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其不受世俗束缚、自由自在地追求学问的欣赏。这里的“佳句”指的是诗文之美,而“不似带经锄”则是说这种才华不同于那些只知死记硬背经典而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读书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朋友学问追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厚情感。
不详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时称谢康乐,别事汉平津。
衰柳寒关道,高车左掖臣。
背河见北雁,到洛问东人。
忆昔游金谷,相看华发新。
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
东阁论兵后,南宫草奏期。
人稀傍河处,槐暗入关时。
独遣吴州客,平陵结梦思。
不耻青袍故,尤宜白发新。
心朝玉皇帝,貌似紫阳人。
湘浦眠销日,桃源醉度春。
能文兼證道,庄叟是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