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铭旌一丈袅寒烟,泪逐西风洒道边。
纵使后人能百岁,太平谁识靖康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宰所作,名为《悼里中百岁张翁》。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深沉感慨。
“铭旌一丈袅寒烟”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秋风扫落叶的画面。铭旌,即古代用来装饰或标志的丝织物,飘扬在空中,如同寒烟一般,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这里所用的“袅”字,用以形容布帛等轻薄柔软的东西随风飘动,有着细腻生动的画面感。
接下来的“泪逐西风洒道边”,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无奈。泪水,象征着悲痛和不舍,随着西风轻轻地落在道路两旁,这里隐喻着对往昔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不可挽回的历史变迁而产生的情感波动。
最后,“纵使后人能百岁,太平谁识靖康年”,则是诗人的深刻反思。即便是活到一百岁,也难免对于过去时代的遗忘和不解。这里所说的“太平”指的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时期,而“靖康年”特指北宋末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汴梁(今河南开封),徽宗、钦宗二帝被掳至北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深重灾难。诗人通过这种反问,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以及对于未来世代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记住那些悲惨岁月的怀疑。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于时光流逝、历史沧桑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不详
林梢脆实荐辛酸,尚记儿时刮目看。
老去齿牙无复昔,晓枝犹喜堕金丸。
本欲登高避市尘,不知山上有行人。
千峰落木天为远,万物逢秋气尽辛。
篱菊未开今日雨,霜林争似晚来春。
道人自会当前意,不为重阳一怆神。
红妆翠盖出污涂,水面风吹醉欲扶。
自是凌波有仙种,文君莫讶茂陵姝。
翠实堆盘对绿樽,清香尚想月黄昏。
主人合试调羹手,病叟难忘止渴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