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三)谢公宅

山腰存废址,昔是玄晖宅。

林藏幽鸟声,月弄野棠白。

高贤百年尽,遗事千古积。

此兴欲谁论,摩挲问磐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文人谢灵运(玄晖)故居的追忆与感慨。诗人郭祥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谢公宅周边自然环境的静谧与美丽,如山腰的废址、林间的幽鸟声、月光下的野棠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山腰存废址”,开篇即点明了遗址的位置,山腰处的遗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昔是玄晖宅”,直接点出这是谢灵运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流露出对这位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

接着,“林藏幽鸟声,月弄野棠白”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夜晚林间鸟鸣与月光下野棠花的洁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时间的低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高贤百年尽,遗事千古积”则表达了对谢灵运及其成就的怀念与敬重,尽管他已离世多年,但他的事迹与作品却在后人心中累积成永恒的记忆。

最后,“此兴欲谁论,摩挲问磐石”两句,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谢灵运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情感难以言表的无奈,通过触摸磐石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古代文人故居的探访与回忆,更是一次对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与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四)凌敲台

高台筑千寻,胜景供远目。

云烟护城郭,吴楚接川陆。

不知歌舞散,雌凤叫空竹。

鬼火照残碑,应有精灵读。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五)桓公井

环营凿九井,井深泉不竭。

旧甃缺琼瑶,新苔荒岁月。

重吟太白题,兴自柏公发。

我欲唤常娥,团圆伴澄澈。

形式: 古风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六)慈姥竹

一种碧琅玕,攒根绕苍岛。

浓阴不透日,密幄得春早。

笙随缑氏仙,钓入磻溪好。

欲识化龙蛇,唯应雪霜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七)望夫山

登高望天涯,化石与君别。

秋鬓霜露深,春衫薜萝发。

旅雁只空飞,悲咽长不绝。

行客归去来,芳心可休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