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三夜招袁重黎柯巽庵梁节庵王晋卿诸君小饮和节庵韵

袅袅风波又此秋,青溪几曲映清流。

疏篷剪烛人重话,短鬓簪花老渐羞。

杯影惊心倾海水,角声催晚逼城楼。

蒹葭别有凄凄恨,不向中央怨阻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初三夜晚,诗人黄遵宪在月色下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首句“袅袅风波又此秋”以轻柔的波浪和飘渺的秋风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青溪几曲映清流”描绘了溪水曲折蜿蜒,清澈见底的画面,为聚会增添了几分自然之美。

“疏篷剪烛人重话”一句,通过简陋的船篷和摇曳的烛光,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围坐交谈的温馨场景。“短鬓簪花老渐羞”则表达了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人虽已年长,但仍不忘以鲜花点缀,展现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杯影惊心倾海水”描绘了酒杯中倒映的光影,似乎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如同海水中涌动的波涛,激荡着复杂的情绪。“角声催晚逼城楼”则以城楼上的号角声,象征时间的紧迫,提醒着人们珍惜相聚的时光。

最后,“蒹葭别有凄凄恨,不向中央怨阻修”两句,借用了《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忧虑,但并未直接诉诸对命运的抱怨,而是以一种更为内敛和深沉的方式表达出来。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相聚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上海喜晤陈伯严

飒飒秋风夜气深,照人寒月肯来临。

矶头黄鹄重相见,海底鳗鱼未易寻。

大地山河悲缺影,中年丝竹动欢心。

横流何处安身好?从子商量抱膝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黄佐廷赠尉遗像(其一)

泼海旌旗爇血红,防秋诸将尽笼东。

黄衫浅色靴刀备,年少翻能作鬼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黄佐廷赠尉遗像(其二)

不如乌鸟《陈情表》,生属猴年寄母书。

读到季良男百拜,泪痕点点照衣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黄佐廷赠尉遗像(其三)

不将褒鄂画淩烟,飒爽英姿尚凛然。

一语冲君冠上发,有人降表写龙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