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浣葛

衣纹单复尽能匀。怜伊大好腰身。

那堪常傍葛衣尘。酒污馀痕。

凭向银床漫洗,任教莲杵频闻。桁边风透帐边熏。

一缕氤氲。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细腻生动的画面,通过“衣纹单复尽能匀”一句,展现了人物服饰的精致与和谐,体现了作者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审美情趣。接着,“怜伊大好腰身”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女子美好身材的赞美与喜爱,流露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欣赏。

“那堪常傍葛衣尘”则暗示了女子日常生活的场景,葛衣虽质朴,却因频繁穿着而沾染尘埃,这既是对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暗含着对女子勤劳持家的赞颂。接下来,“酒污馀痕”一句,通过酒渍的痕迹,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隐喻了女子生活的温馨与情调。

“凭向银床漫洗,任教莲杵频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洗衣时的情景,银床与莲杵的使用,既体现了古代生活的雅致,也蕴含了劳动之美。这里的“漫洗”与“频闻”,不仅表现了动作的连贯与节奏感,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最后,“桁边风透帐边熏。一缕氤氲”两句,将视线从具体的劳作场景转向了更为抽象的情感体验。风吹过晾衣杆,带着衣物的香气弥漫至帐内,形成了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这一缕氤氲,既是自然之气的流动,也是情感与思绪的交融,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画堂春·浣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日常生活的片段,以及其中蕴含的美感与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和对美的细腻感知。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画堂春.浇花

为怜春去惜芳菲。将泉欲滴花枝。

秃襟小袖汲来迟。别样腰肢。

细洒恐溅裙幅,徐倾好沁香脾。一枝轻摘衬乌丝。

拣又多时。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画堂春.晒药

茂陵消渴未全瘥。奁中药裹偏多。

一丸休认枕边挼。错皱双蛾。

晒久频移花影,暄侵小褪香罗。窃来休向桂婆娑。

伴了姮娥。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画堂春.烹茶

落花风里绿烟轻。听来细细涛声。

凭携方曲向茶铛。蟹眼时烹。

洗处轻攒素笋,尝时小破朱樱。定瓷亲捧更盈盈。

仙掌初倾。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画堂春.挥扇

满庭花影日光烘。芳姿挟扇偏慵。

唤来珠汗正融融。细舀荷风。

拂去篆烟缥缈,捉来玉指菁葱。淡红耙袜映酥胸。

微样轻容。

形式: 词牌: 画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