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其二)

宿幸依刘表,时蒙说项斯。

方为感知赋,遽作送行诗。

万里通吴蜀,千山隔梦思。

江头野梅发,应记共吟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曾有幸依靠刘表,那时常蒙他提起项斯。
我正写诗表达感激之情,却突然要作别,写下送行诗。
此去万里,将穿越吴蜀之地,千山阻隔,只能在梦中相思。
江边的野梅已经开放,应该还记得我们一同吟诗的时光。

注释

宿幸:昔日的幸运。
依:依靠。
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刘备的盟友。
说项斯:提及项斯,可能指刘表赞赏项斯的诗才。
感知赋:表达感激之情的诗篇。
遽:突然。
送行诗:离别时写的诗。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通:连接。
吴蜀:古代中国两个重要的地区,这里泛指南方。
隔:阻隔。
梦思:梦中的思念。
江头:江边。
野梅发:野梅开始绽放。
应记:应当记得。
共吟时:一起吟诗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表民所作的《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回忆与友人王季和的交往为背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离别之际的感慨。首句“宿幸依刘表”暗示了过去与王季和的亲密关系,如同刘表之于刘备,寓言般的忠诚与信任。接着,“时蒙说项斯”借用了项斯的典故,表明王季和曾给予诗人如项斯般的鼓励和支持。

“方为感知赋”表达了诗人对王季和的理解和感激之情,而“遽作送行诗”则揭示了此刻的离别情境,诗人匆忙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接下来,“万里通吴蜀”描绘了友人赴任之地的遥远,暗示了他们之间距离的拉大,以及对未来的思念。“千山隔梦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即使千里之外,梦境中也会有彼此的思念。

最后两句“江头野梅发,应记共吟时”,以江边野梅的开放象征着时光流转,诗人希望友人无论身在何方,都能记得他们曾经一起吟诗作对的美好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回忆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伤。

收录诗词(52)

林表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其一)

皂盖蚕丛去,青祗凤历颁。

雪林猿叫峡,春院鸟啼山。

文字传三楚,恩威化八蛮。

政成明主召,九虎启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净应老道源往浙右

片云离海屿,吴地去随缘。

托钵应行乞,升床亦坐禅。

舟停上塘雪,寺隔过山烟。

刺史知闻旧,无须觅镜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薛子范明府归永嘉

天台邑债今还了,未上清班意若何。

行李比如初到少,鬓丝赢得近来多。

民输界首攀车送,君向城隅枉骑过。

恨满东风不能到,柳边莺语即骊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挽开府宋公

五朝大老今谁是,晓月长庚可怆然。

王某曾当挥制日,伏生将及授书年。

雁峰去就朱轮养,台岭归从白布缠。

秩视冢司优赠典,夜台光宠射穹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