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五首(其二)

秋晓客迢迢,月清风楚楚。

草虫夜侵我,唧唧床下语。

流年白日驰,微愿不我与。

心如缫丝纶,展转多头绪。

凭觞散烦襟,援瑟清夜拊。

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烟雨。

丝减悲不减,器新声更古。

一弦有馀哀,何况二十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寞与思念之情。开篇"秋晓客迢迢,月清风楚楚",即刻画出一个清冷而宁静的秋夜景象,"客迢迢"表达了旅人或游子对远方家园的思念,而"月清风楚楚"则为这份思念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草虫夜侵我,唧唧床下语",通过虫鸣声传递出诗人孤独和不安的心境。这些小生物在黑夜中发出的声音仿佛成了诗人内心焦虑与寂寞的象征。

"流年白日驰,微愿不我与"表达了对时间飞逝、无情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无力感。"心如缫丝纶,展转多头绪"则形容内心复杂纷乱的情感,如同一根根线索被扯得四处开裂。

在"凭觞散烦襟,援瑟清夜拊"中,诗人通过举杯饮酒和弹奏琴瑟来缓解自己的忧愁。这里的"凭觞"和"援瑟"都是古代文人常用以自遣其情的方式。

然而,即便是这种方式也难以完全抚慰心中的哀伤,故有"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烟雨"。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怀,以及那种即使在孤寂中也难以摆脱的情愫。

最后,"丝减悲不减,器新声更古"意味着尽管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但那份哀伤之情却依旧如故。"一弦有馀哀,何况二十五"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哀愁,每一次琴瑟的拨动都唤起无尽的悲思,而诗中的数字"二十五"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记忆或情感的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曲深夜里的独白,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寂寞和哀愁。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在现实中的孤单与无奈。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秋怀五首(其三)

九月夜如年,幽房劳别梦。

不知别日远,夜夜犹相送。

玉床暗虫响,锦席寒泪冻。

明镜失旧人,空林误归凤。

新年堪爱惜,锦字亦珍重。

一念皎皎时,幽襟非所用。

形式: 古风

秋怀五首(其四)

金气白日来,疏黄满河关。

平居乏愉悦,况复身险艰。

一忆故乡居,一望客人还。

两心四海中,谁不伤朱颜。

双燕不巢树,浮萍不出山。

性命君由天,安得易其间。

休悲砌虫苦,此日无人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秋怀五首(其五)

龙荒变露色,燕雁南为客。

游子声影中,涕零念离析。

四时如车马,转此今与昔。

往叹在空中,存事委幽迹。

翩翩日敛照,朗朗月系夕。

物生春不留,年壮老还迫。

天机杳何为,长寿与松柏。

形式: 古风

秋夜对月怀李正封

援琴怅独立,高月对秋堂。

美人远于月,徒望空景光。

坐忆执手时,七弦起凄凉。

平生知音少,君子安可忘。

客意如梦寐,路岐遍四方。

日远迷所之,满天心暗伤。

主奉二鲤鱼,中含五文章。

惜无千金荅,愁思盈中肠。

此夕临风叹,零露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