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玉箸晕深宫领巾,金槽夜琤出塞新。

风沙陇上岁摇碧,一掬犹残长乐春。

六奇计丑书来慢,曾是控弦三十万。

沼仇无术遣蛾眉,此日天骄更须豢。

黄鹄传歌天为悲,边笳按拍鹊南飞。

琵琶远恨无人省,灼面东家晓妆影。

形式: 古风

翻译

华丽的宫巾染上了玉色的晕,深夜金槽中传出新创作的边塞曲。
风沙肆虐的陇上,年复一年摇曳着绿色,一捧手还能感受到长乐宫的春意。
六奇之策虽写在信中缓慢而来,他曾统帅三十万兵马。
无法消除对故土的仇恨,今日的敌人更加需要笼络。
黄鹄传唱的歌声让天空都为之哀伤,边疆的胡笳伴着喜鹊南飞的节奏。
远方的琵琶声充满哀怨,却无人理解,东邻女子晨起梳妆的镜面映照出她的红颜。

注释

玉箸:形容精致的玉制发饰。
晕:淡淡的色彩或痕迹。
宫领巾:宫廷女性的头巾。
金槽:用金装饰的槽形乐器。
琤:形容音乐清脆悦耳。
塞新:新的边塞曲。
风沙:形容恶劣的自然环境。
陇上:边疆地区。
碧:绿色。
六奇计:古代兵法中的六种奇谋。
控弦:拉弓。
三十万:大军的数量。
沼仇:对故土的思念和仇恨。
蛾眉:女子代指故乡。
天骄:对敌人的蔑称。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象征使者。
按拍:配合节奏。
鹊南飞: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象。
琵琶:传统弦乐器。
远恨:遥远的愁绪。
灼面:映照得脸发热。
东家:邻居。
晓妆:早晨的妆容。

鉴赏

这首《昭君怨》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杰的作品,以王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昭君离愁别绪以及边塞风情。

首句“玉箸晕深宫领巾”形象地刻画了昭君出宫时的哀婉神情,泪水打湿了精致的宫装,暗示了她内心的无奈与悲凉。次句“金槽夜琤出塞新”描绘了她在寂静夜晚弹奏琵琶的场景,音乐声穿越边境,传达着她的思乡之情。

“风沙陇上岁摇碧”写出了边疆的荒凉与动荡,昭君的青春在岁月中逐渐消逝,如同长乐宫的春天一般短暂。“六奇计丑书来慢”暗指战事的艰难和朝廷决策的迟缓,昭君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沼仇无术遣蛾眉”表达了昭君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她无法为自己报仇,只能任由天骄(匈奴)囚禁。“此日天骄更须豢”揭示了当时边疆形势的严峻,昭君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黄鹄传歌天为悲,边笳按拍鹊南飞”运用自然景象烘托出昭君的孤独和哀伤,黄鹄的歌声和边塞的胡笳声都充满了悲凉,而南飞的鹊则象征着她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琵琶远恨无人省,灼面东家晓妆影”直接抒发了昭君的幽怨,她的琵琶声虽动人,却无人理解,只有清晨邻居女子的妆镜映照出她的憔悴容颜,更显其孤寂与哀愁。

整体来看,陈杰的这首《昭君怨》以深情的笔触,将昭君的形象和边塞的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她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历史的沧桑感。

收录诗词(344)

陈杰(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校梁节庵先生诗既毕追呈一首

一言恨晚见公诗,垂没犹轻不世辞。

天下士惭施正字,草堂笺在说微之。

笑谭况接衰微后,辛苦追寻写付时。

岂待书成始相告,乱亡无日杀青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白沙先生书“心贺诗卷”,为柯廷言尹阳江时,祠宋太傅张世杰墓于赤坎作也。秋枚十馀年前得于海上。壬戌三月,携置北来,以值归之陈子援庵。为志一诗于后

攘胡事则已,为国人难俟。

曾城对夕烽,故山邈海汜。

去兹越廿载,揽古与吾子。

张皇首学术,慷慨及忠义。

烂烂厓山云,落落慈元记。

世往足嗟伤,文垂亦纲纪。

追寻乱微日,补拾缺亡理。

岂惟心贺诗,所慕在紫水。

金门桃始华,春林燕方垒。

少逢忽雨晦,将离复鸣雉。

会与时兼左,昔视今相诡。

负贩尔巳劳,得舍情何自。

殷勤语陈侯,先民重乡里。

形式: 古风

闰五月朔日雨中

先时渴暑忽成霖,窗下枯桐负帝心。

一榻背暄仍膏润,片云将梦更萧森。

夏原长物乾能救,道不回车水益深。

自有闭门终日事,起看微霭上高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海棠

移根千里入名园,酒晕红娇气欲昏。

待得太真春睡醒,风光已不似开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