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

尽日西风捲地狂,只堪吹雁过潇湘。

黄沙万里暮天远,白水一杯秋井香。

杨柳年年人老大,江山处处客凄凉。

朅来无限兴亡事,泪落淮南古战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整天刮着猛烈的西风,只能吹过湘江上空的大雁。
辽阔的黄沙中,暮色苍茫,远方天边,只有一杯清冷的秋水散发着清香。
每年的杨柳都老去,每个地方的江山都让人感到凄凉。
回首往事,无数兴衰更替,不禁在淮南古战场上洒下泪水。

注释

尽日:整天。
西风:秋季的西北风。
捲地狂:猛烈地席卷大地。
堪:能。
雁:大雁。
黄沙万里:无边无际的黄沙。
暮天:傍晚的天空。
白水一杯:一杯清澈的水。
秋井香:秋天井水的清香。
杨柳:象征青春和离别。
年年人老大:每年杨柳都会老去,暗示时光流逝。
客凄凉:旅人感到凄凉。
朅来:回首。
无限兴亡事:无数的兴衰往事。
泪落:落下泪水。
淮南:淮河南岸,古代战场地点。
古战场:历史悠久的战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边塞景象,充满了悲凉和历史的沉重感。诗人以西风为背景,通过“捲地狂”、“吹雁过潇湘”来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氛围。黄沙无际,暮色渐远,让人感到边疆的辽阔与孤寂。而“白水一杯秋井香”则是对这片土地上简单而质朴生活的一种描绘,透露出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

“杨柳年年人老大”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自然景物的变化反衬出人的无常,而“江山处处客凄凉”则更深化了这种离别和孤独的情怀。

最后,“朅来无限兴亡事,泪落淮南古战场”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往事相连,诗人在古战场上流下泪水,是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也是对战争苦难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还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再用出郊韵三首(其一)

父老休惊作长官,只将田畯一般看。

汝应西墅功将毕,我亦南柯梦向残。

夕照拖云枫影乱,秋风扫地叶声乾。

瀛仙岛客知何处,策杖相从正不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用出郊韵三首(其三)

屈曲蜂房蚁户连,秦筝羯鼓绿窗前。

尽教迫窄无馀地,谁道虚空有剩天。

是处画堂馀燕雀,几家高屋画貂蝉。

闲阶细草蛩声急,极目烟波正渺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其三)

普殊难叶一钩连,勘到释迦文佛前。

口里巴巴缘十地,眼中盼盼是诸天。

泥涂烂处藏头鳖,高树梢头脱壳蝉。

各自身躯各自性,谁知各自本同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其二)

工夫全在放时收,鹞过新罗路太悠。

世网爱河千渤泡,人寰苦海一浮洲。

要知坐卧并行住,只在春冬与夏秋。

昨日亭前柏树子,分明说法听闻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