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出郊韵三首(其一)

父老休惊作长官,只将田畯一般看。

汝应西墅功将毕,我亦南柯梦向残。

夕照拖云枫影乱,秋风扫地叶声乾。

瀛仙岛客知何处,策杖相从正不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父老乡亲们不必惊讶我是新任官员,就把我当作田间管理农事的人来看待吧。
你的西边别墅的工程快要结束了,我也即将结束南柯一梦接近现实。
夕阳下,枫树的影子被云彩搅乱,秋风吹过,落叶的声音干涩而清晰。
那瀛洲仙岛的客人如今在何方,如果想相伴,拄着拐杖前来并不困难。

注释

父老:乡亲们。
休惊:不必惊讶。
作长官:担任官员。
田畯:田间管理农事的人。
西墅:别墅。
功将毕:工程快完。
南柯梦:虚幻的美梦,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
向残:接近结束。
夕照:夕阳。
拖云:映照云彩。
枫影乱:枫树影子纷乱。
秋风:秋风。
扫地:吹落。
叶声乾:落叶声音干涩。
瀛仙岛:传说中的仙岛。
客:客人。
知何处:现在何处。
策杖:拄杖。
相从:相伴同行。
正不难:并不困难。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

"父老休惊作长官,只将田畯一般看。" 这两句表明诗人希望家乡的父老能够安享晚年,不必为官场的变迁所扰,而他自己则乐于过着普通农人的平凡生活。

"汝应西墅功将毕,我亦南柯梦向残。" 这里诗人提到自己的劳作即将结束,心中也有放弃世俗纷争、追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夕照拖云枫影乱,秋风扫地叶声乾。"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晚霞与枫树交相辉映,以及秋风吹过落叶的声音图景,营造出一种深远和萧瑟之感。

"瀛仙岛客知何处,策杖相从正不难。" 最后,诗人自称是瀛洲仙岛的游客,表达了自己愿随杖独行,不以世俗为难,也许暗示着对道家修炼、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平和宁静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再用出郊韵三首(其三)

屈曲蜂房蚁户连,秦筝羯鼓绿窗前。

尽教迫窄无馀地,谁道虚空有剩天。

是处画堂馀燕雀,几家高屋画貂蝉。

闲阶细草蛩声急,极目烟波正渺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其三)

普殊难叶一钩连,勘到释迦文佛前。

口里巴巴缘十地,眼中盼盼是诸天。

泥涂烂处藏头鳖,高树梢头脱壳蝉。

各自身躯各自性,谁知各自本同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其二)

工夫全在放时收,鹞过新罗路太悠。

世网爱河千渤泡,人寰苦海一浮洲。

要知坐卧并行住,只在春冬与夏秋。

昨日亭前柏树子,分明说法听闻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其一)

菩提只在摄心官,日观元同月观看。

万种因缘都是结,一花根蒂几曾残。

祖师曾誓疮脓坏,讲主能参屎橛乾。

百硕麻油摊树上,得来元不见难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