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出郊韵三首(其三)

屈曲蜂房蚁户连,秦筝羯鼓绿窗前。

尽教迫窄无馀地,谁道虚空有剩天。

是处画堂馀燕雀,几家高屋画貂蝉。

闲阶细草蛩声急,极目烟波正渺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曲折的蜂窝蚂蚁窝相连,秦筝和羯鼓在绿色窗户前演奏。
尽管空间狭小没有多余之地,谁又能说天空中还有多余的天呢?
处处画堂里只剩下燕雀,几座高屋上绘着貂蝉的图案。
空闲的台阶边草丛中蟋蟀叫声急促,放眼望去,烟波浩渺一片。

注释

屈曲:弯曲不直。
蜂房蚁户:比喻密集的房屋。
秦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羯鼓:一种打击乐器。
绿窗:绿色的窗户。
迫窄:狭窄。
馀地:剩余的空间。
虚空:天空。
燕雀:小鸟,这里指普通人家。
高屋:高大的房屋。
画貂蝉:以貂蝉为装饰的画作,象征富贵。
闲阶:空闲的台阶。
细草:细小的草。
蛩声:蟋蟀的声音。
渺然:广阔无垠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屈曲蜂房蚁户连,秦筝羯鼓绿窗前"两句,通过蜂窝连绵、蚁穴相接,以及古代乐器秦筝和羯鼓置于绿色窗前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和热爱。"尽教迫窄无馀地,谁道虚空有剩天"表达了一种空间虽小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哲理。

接下来的两句"是处画堂馀燕雀,几家高屋画貂蝉"则描绘了田园中的建筑和飞禽走兽,画堂、燕雀、高屋、貂蝉等意象交织,展示了一种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

最后两句"闲阶细草蛩声急,极目烟波正渺然"则通过闲散的台阶、小草丛生的环境和蛩虫急促的声音,以及远眺时烟雾朦胧、水波连绵的情景,传达了一种深远和宁静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其三)

普殊难叶一钩连,勘到释迦文佛前。

口里巴巴缘十地,眼中盼盼是诸天。

泥涂烂处藏头鳖,高树梢头脱壳蝉。

各自身躯各自性,谁知各自本同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其二)

工夫全在放时收,鹞过新罗路太悠。

世网爱河千渤泡,人寰苦海一浮洲。

要知坐卧并行住,只在春冬与夏秋。

昨日亭前柏树子,分明说法听闻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其一)

菩提只在摄心官,日观元同月观看。

万种因缘都是结,一花根蒂几曾残。

祖师曾誓疮脓坏,讲主能参屎橛乾。

百硕麻油摊树上,得来元不见难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再用前韵二首(其二)

中夜怀归梦趁虚,柰无黄耳寄家书。

高人不问闭门后,征士应思遣戍初。

压栋排檐能拉朽,穿帘入隙解乘疏。

遥知山谷皆封路,食绝肠饥有怒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