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大海与岛屿的想象与感慨。开篇“瀛海几由旬,中区浮为宅”以夸张的手法,将大海比作浮动的家园,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接着“我亦云水居,一官徒寄迹”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官场,但内心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山经岛有三,福地洞踰百”描绘了海岛上的奇观,既有三座山峰,又有上百个福地洞穴,充满了神秘与奇幻色彩。“蜃嘘幻楼红,鳌涌雪山白”则进一步渲染了海岛的景象,蜃气形成的红楼与雪山上涌动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海岛的壮丽与多变。
最后,“不作海上游,醯鸡亦可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即使不能真正成为海上游者,即使是小小的醯鸡(一种昆虫),也值得羡慕与珍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