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吟(其一)

籍草为茵枕□眠,更长寂寂夜如年。

苏卿绛节惟思汉,信国丹心止告天。

九死如饴遑惜苦,三生有石只随缘。

残灯一室群魔绕,宁识孤臣梦坦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浩气吟(其一)》由明代诗人瞿式耜所作,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忠贞不渝的精神风貌。

首句“籍草为茵枕□眠”,以简练之笔描绘出诗人身处逆境,却能安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草垫为床,静卧其中,虽环境艰苦,但内心宁静,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更长寂寂夜如年”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夜晚的漫长与寂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守。在漫长的黑夜中,诗人仿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体现了其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苏卿绛节惟思汉,信国丹心止告天”,诗人借用了苏武牧羊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思念。苏武手持汉节,一心向汉,即使身处异域,也始终不忘自己的国家。诗人以此自比,表明自己虽身陷困境,但对明朝的忠诚之心永不改变,对上天诉说自己的忠贞之情。

“九死如饴遑惜苦,三生有石只随缘”,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困苦时的乐观态度和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九死一生的危险,对他来说如同甘甜,不畏艰难;三生石畔的缘分,他愿意随遇而安,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胸襟。

“残灯一室群魔绕,宁识孤臣梦坦然”,最后一句描绘了诗人身处逆境,周围充满挑战与困难的情景。然而,他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如同孤臣一般,梦中坦然,不为外界干扰所动。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坚强意志,也体现了他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浩气吟(其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瞿式耜在逆境中坚守信仰、忠诚国家的高尚品格,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超然境界。

收录诗词(11)

瞿式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瞿景淳孙,瞿汝说子。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永丰知县,有惠政。崇祯初擢户科给事中,搏击权豪,大臣多畏其口。诏会推阁臣,助钱谦益沮周延儒,事发,坐贬谪,废于家。福王立,起应天府丞,擢右佥都御史。唐王监国,擢兵部右侍郎。旋退广东,与丁魁楚等立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王奔全州,以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留守桂林。在军与士卒同甘苦,兵饷不足,以妻簪环佐之,故人无叛志。封临桂伯。永历四年十一月,城破,端坐府中,与总督张同敞俱死。清谥忠宣。有《愧林漫录》、《云涛集》、《松丸集》

  • 字:起田
  • 号:稼轩
  • 籍贯:明苏州府常熟
  • 生卒年:1590—1651

相关古诗词

浩气吟(其二)

已拼薄命付危疆,生死关头岂待商。

二祖江山人尽掷,四年精血我偏伤。

羞将颜面寻吾主,剩取忠魂落异乡。

不有江陵真铁汉,腐儒谁为剖心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浩气吟(其三)

正襟危坐待天光,两鬓依然劲似霜。

愿仰须臾阶下鬼,何愁慷慨殿中狂。

须知榜辱神无变,旋与衣冠语益庄。

莫笑老夫轻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浩气吟(其四)

年年索赋养边臣,曾见登陴有一人。

上爵满门皆紫绶,荒村无处不青磷。

仅存皮骨民堪畏,乐尔妻孥国已贫。

试问怡堂今在否,孤存留守自捐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浩气吟(其五)

边臣死节亦寻常,恨死犹衔负国伤。

拥主竟成千古罪,留京翻失一隅疆。

骂名此曰知难免,厉鬼他年讵敢忘。

幸有颠毛留旦夕,魂兮早赴祖宗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