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长亭怨慢.别陈行之

跨匹马、东瀛烟树。转首十年,旅愁无数。

此日重逢,故人犹记旧游否。雨今云古。

更秉烛、浑疑梦语。衮衮登台,叹野老、白头如许。

归去。问当初鸥鹭。几度西湖霜露。漂流最苦。

便一似、断蓬飞絮。

情可恨、独棹扁舟,浩歌向、清风来处。

有多少相思,都在一声南浦。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翻译

骑着马穿越东瀛的朦胧景色,回首间已过十年,满心旅人的愁绪无数。
今日重逢,老朋友是否还记得往昔的游玩时光?时光荏苒,如雨如云。
再次举烛,仿佛在梦中低语。看着他们一个个登上高位,感叹岁月无情,使我白发苍苍。
离去时,询问那些西湖边的鸥鹭,经历了多少次秋霜冬露的洗礼。漂泊的生活最为苦涩。
就像随风飘散的断蓬和飞絮,命运无定。
心中遗憾,独自划着小舟,高歌向着清风起舞的地方。
有多少思念,都凝聚在南浦的一声呼唤中。

注释

东瀛: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称呼。
旅愁:旅途中的忧愁或思乡之情。
故人:老朋友。
野老:田野上的老人,指平民百姓。
西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这里代指美好的回忆。
南浦: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示送别之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常的感慨。开篇“跨匹马、东瀛烟树”,设定了一个行进中的场景,马儿跃过,眼前是迷离的东瀛烟树,给人一种时间流转和空间移动的感觉。

“转首十年,旅愁无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的回望,那些在外漂泊的日子里积累了许多的忧愁。接着,“此日重逢,故人犹记旧游否”,诗人在今天再次遇见旧友,询问他们是否还记得从前的游历。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雨今云古”则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来反映时间的流逝。随后,“更秉烛、浑疑梦语”,夜晚举着蜡烛,心中充满了迷离的梦境和语言,这些都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寻与怀念。

“衮衮登台,叹野老、白头如许”则是诗人登上高台,感慨于时光易逝,朋友们都已成为白发老者。这里的“衮衮”形容登台之声,“叹野老、白头如许”强调了岁月给人带来的巨大变化。

“归去。问当初鸥鹭。几度西湖霜露。”诗人表达了归去的心情,询问那些曾经同行的朋友们,如今是否还记得那西湖边上霜露浓重的日子。这两句流露出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不舍。

“漂流最苦。便一似、断蓬飞絮。”漂泊在外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就像断了枝条的蓬草随风飘零,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

最后,“情可恨、独棹扁舟,浩歌向、清风来处。有多少相思,都在一声南浦。”这几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情感和景物,抒发了深沉的情怀。在孤独的小船上,面对着清风,诗人以浩荡的歌声表达了内心的无限相思,这一切都融入了那一声南浦的回响之中。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长亭怨慢.旧居有感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

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

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凄咽。

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

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

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

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长相思.赠别笑倩

去来心。短长亭。只隔中间一片云。不知何处寻。

闷还颦,恨还瞋。同是天涯流落人。此情烟水深。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风入松.溪山堂竹别本作子昂竹石卷子

新篁依约佩初摇。老石润山腰。

逸人未必犹酣酒,正溪头、风雨潇潇。

砺齿犹随市隐,虚心肯受春招。从教三径入渔樵。

对此觉尘消。娟枝冷叶无多子,伴明窗、书卷诗瓢。

清过炎天梅蕊,淡欺雪里芭蕉。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为山村赋

晴岚暖翠护烟霞。乔木晋人家。

幽居只恐归图画,唤樵青、多种桑麻。

门掩推敲古意,泉分冷淡生涯。无边风月乐年华。

留客可茶瓜。任他车马虽嫌僻,笑喧喧、流水寒鸦。

小隐正宜深静,休栽湖上梅花。

形式: 词牌: 风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