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三)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发。

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

艰难付一笑,岁月惊屡阅。

偃亚道傍松,茯苓应可掘。

形式: 古风

翻译

戍边的人不敢安心休息,天不亮就起来准备
湿润的露水打湿了石头上的云,寒气让踩在松间的月光更显清冷
面对生活的艰辛只付之一笑,时光匆匆让人惊讶不已
路边的松树低垂着,或许底下有茯苓可以挖掘

注释

征人:戍边的士兵。
蓐食:黎明前起床吃早饭。
明发:天亮。
润冲:湿润冲刷。
石上云:石头上的露珠。
冷踏:踩踏得清凉。
松间月:松林中的月光。
艰难:生活艰辛。
一笑:一笑置之。
屡阅:多次经历。
偃亚:低垂。
道傍松:路边的松树。
茯苓:一种寄生在松树下的菌类药材。
掘:挖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夜晚停留于荒凉的驿站之情景。"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发"表达了旅人的不安和急迫,他们连夜里的休息都不能放松,只得匆忙进食,准备天一亮就继续赶路。"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旅人在湿润的岩石旁经过,或是在寒冷中踏过林中的明月,可感受到夜晚的静谧与孤独。

接下来的"艰难付一笑,岁月惊屡阅"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面对困顿的旅途生活,他只能强颜欢笑,而年华却在这不断的旅程中迅速流逝。"偃亚道傍松,茯苓应可掘"则是诗人在寻找生活上的便利,即使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要找到生存下去的方法,如同在荒僻的小路旁边的松树下挖掘茯苓菜以果腹。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艰辛旅程中求生的无奈与坚持,以及面对自然孤独时内心的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二)

乘月入秋山,月午山蹊静。

森森松竹林,夹道散疏影。

阴风留暗壑,白露蒙朝岭。

耿耿村鸡鸣,坐感单衣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一)

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

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

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

弛担终未卜,永负山中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发金陵折柳亭

津亭折得绿杨枝,更看春风向手吹。

建业城边春已老,连天荒草燕双飞。

形式: 七言绝句

发崔桥

野麦平芜陇,官榆卧古津。

眠鸥沙上晓,幽草水边春。

暖叶生浮绿,风漪起细鳞。

青新桑媪筥,茜净浣娘裙。

有客悲芳芷,无人采白蘋。

可怜千里目,愁杀未归人。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