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首书窗成钜儒,不知簪组遍屠沽。
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蔿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生在窗前读书的情景,头发已经斑白,却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甚至不知道外界的世事变迁。劝诫之语则是对友人苏九翛的一种提醒或嘲讽,不必过于关心遥远的长安路上的消息,还是享受眼前这个简单而平和的田园生活吧。
诗中“书窗成钜儒”一句,通过“白首”的形象,表达了书生对学问的执着与投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淡泊。"簪组遍屠沽"则是说外面的世界可能在变动,但这位书生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世俗之事。
"劝君莫问长安路",这里的“长安路”代指远方或者更广阔的社会状态,而“且读鲁山于蔿于”则是在建议友人暂时放下对外界的好奇与关注,享受现在所处环境下的宁静。鲁山于蔿之地,取自《诗经》,象征着田园生活和平和美好的自然环境。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态度。
不详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静中闻。
鸟啼花落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漱春泉。
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
身随猿鸟在深山,早有诗名到世间。
客至上方留盥漱,龙泓洞水昼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