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

雨歇月明松,天碧光入竹。

好怀一时开,乾坤清可掬。

相携尘外游,此乐岂我独。

扫开松上云,恐有鹤来宿。

爽气逼斗牛,何待蜀仙卜。

独怜天心劳,千岁几剥复。

沧海有红尘,不见虚舟覆。

问信安期生,何年枣当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雨后的月光洒在松林,天空碧蓝,光线穿透竹子。
美好的心情在此刻绽放,天地间清新如可捧在手心。
我们相伴在尘世之外游历,这样的乐趣难道只有我独享?
清扫掉松枝上的云雾,怕有白鹤来借宿。
清新的气息直逼星斗,何必等待蜀地仙人占卜吉凶。
我独自怜惜这苍天的心意,千年岁月里几度兴衰更迭。
大海中虽有红尘纷扰,却看不见虚无的舟船翻覆。
询问仙人安期生,何时才能等到枣子熟透?

注释

雨歇:雨停。
月明:明亮的月光。
松:松树。
天碧:天空碧绿。
光入:光线进入。
好怀:美好的心情。
乾坤:天地。
清可掬:清新得仿佛能捧在手中。
相携:相伴同行。
鹤:白鹤。
斗牛:星宿名,指北斗和牵牛星。
蜀仙:蜀地的仙人。
剥复:比喻事物的兴衰更替。
沧海:大海。
虚舟:象征虚无的事物。
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
枣当熟:枣子成熟的时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秋夜景象。"雨歇月明松",写出了雨后月光洒在松树上的明亮,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天碧光入竹"进一步强调了月色的清澈,连竹林也沐浴在明亮的光辉中。诗人感叹"好怀一时开,乾坤清可掬",表达了心境因美景而开阔,感受到天地间清新的气息仿佛可以捧在手心。

接下来,诗人邀请朋友一同远离尘世,享受这份自然的乐趣,"相携尘外游,此乐岂我独",表达出共享快乐的愿望。"扫开松上云,恐有鹤来宿"则富有诗意地想象,期待着仙鹤降临的祥瑞之兆。"爽气逼斗牛",形容秋夜的凉爽气息直逼星斗,暗示季节的转换和诗人内心的清爽。

诗人感慨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沧桑变化,"独怜天心劳,千岁几剥复",暗指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兴衰。"沧海有红尘,不见虚舟覆"以大海比喻世事变迁,提醒人们不要被世俗淹没,保持超脱的心境。最后,诗人借问仙人安期生,表达对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思考,"问信安期生,何年枣当熟",以枣子成熟象征时光的流逝,引发对未来的遥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景色,寓言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3)

谢枋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字:君直
  • 号:叠山
  • 籍贯:江西信州弋阳
  • 生卒年:1226~1289年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二三)

进无前,退无后。毫发参差,便成窠臼。

八月二十五,洞山离查渡。

形式: 偈颂

和道士陈天隐(其一)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精神常与天来往,躯壳不知谁滞留。

穹壤岂无陆脩静,知君认得故吾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詹苍崖韵

八闽英杰盛如林,安得三忠存至今。

旧俗风流千载事,精忠大义一般心。

早知平陆风波恶,何必巅崖云雾深。

此日脊梁非铁硬,小颜拳爪定相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觅茶

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

客行马上多春日,特叩柴门觅一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