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石刻文信公画像歌正德十年寿光刘侍御徵甫所勒其序云得之扬州文江公苗裔也乾隆八年扬人陆君钟辉乞予作歌

西湖天水昼冥冥,白雁飞过无坚城。

庐陵相公脱虎口,来向淮南谁集兵。

可怜吴会少净土,剩馀扬州真州孤柱撑。

李公苗公双忠贞,挥戈欲挽虞渊旌。

相公此来会逢适,合从或可缓颊成。

两淮全力足恢复,所仗元老为主盟。

此策果成事难料,三宫未必向北平。

岂知反间忽横生,李公既心动,苗公空泪零。

相公变作刘洙行,参从寥寥杜天卿。

天教孤臣不遽死,芦中丈人舣舟迎。

将无岷江之神灵,神灵幸脱相公死,两淮从此莫扶倾。

李公颈血碧,苗公寨火青,夏贵老奴竟输诚。

神伤间关出百死,再入瓯闽开行营。

空坑战败五坡絷,燕市三年目未瞑。

魂随阳乌返沙汀,李公苗公迓九京。

一恸褰裳朝穆陵,百年潦尽寒潭清。

厓山哀歌满祠亭,淮南俎豆亦争馨。

寿光柱史扶世教,绘图勒石昭精英。

孙枝一叶尚足徵,定是惠州太守老云礽。

相公自具大光明,那须异人传慧灯。

不是神梦告发绳,至今须眉还峥嵘。

我歌足当庙碑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在扬州的活动与情感,充满了对忠诚、勇敢和牺牲的颂扬。诗中提到的“庐陵相公”、“李公”和“苗公”分别指的是宋代的名臣如文天祥、李纲和苗傅等人。诗人在描述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诗的开头描绘了西湖的景象,以自然界的沉寂衬托出历史的厚重。接着,诗人通过“庐陵相公脱虎口”这一句,巧妙地指出了文天祥在逆境中的英勇表现。随后,诗中提到的“两淮全力足恢复”,表达了对文天祥等人在恢复国家统一事业中所付出努力的肯定。

诗中还提到了“三宫未必向北平”的可能性,暗示了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接着,诗人通过“岂知反间忽横生”这一转折,揭示了阴谋诡计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英雄人物在面对挑战时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诗中通过“寿光柱史扶世教”等句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纪念。全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蕴含了对英雄人物精神的赞美与敬仰,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明杏园雅集图

有明开国后,宣庙始阳春。

舂容太平乐,元气洽八垠。

庙堂多唱和,禁网无邅屯。

三杨最镇静,鼎足调大钧。

二王长六官,耆德尤嶙峋。

忠文真神师,正学长成均。

吉水负史才,宋金细讨论。

有如阿阁凤,和声清不浑。

薰风濩玉烛,祥光生五云。

试读杏园诗,丰采想垂绅。

燕闲写清娱,亦复念斯民。

回忆钱侍郎,旁皇靖难辰。

满朝重足立,谁人不杜门。

遭逢党禁解,白发光丝纶。

诸公韩富流,社稷之宝臣。

牵连及词苑,同为东阁宾。

泰阶德星聚,馀事光斯文。

其时已易世,履霜占初坤。

宣仁将谢政,潜伏有寺人。

老成继沦丧,杏园俱蒙氛。

乃知日中昃,消息如转轮。

彼哉其泰和,叨玷旧德群。

一幅好东绢,莫逃忠佞魂。

翻羡锦衣子,亦以骥尾存。

形式: 古风

吴越武肃王校射图歌

是谁顾盻生风云,罗刹江头虎帐屯。

吴山草木助兵气,射侯齐画天吴魂。

江头天吴久作恶,前胥后种不可度。

白莲花仙真英雄,力术民生气磅礴。

三千弩下衣锦兵,先以射法试先声。

谁穿七札谁贯木,巧力惨淡齐经营。

古人神功亦劳止,落日之弓救月矢。

三礼射经不尽传,五行六甲参巫史。

洸洸大纛导九斿,帐前参佐俱名流。

旗鼓应归顾全武,铙歌豫命皮日休。

技成不须佽飞手,山场大阅光牛斗。

淮南黑云晋鸦儿,若遇我军都俛首。

果然一战百川东,朝潮夕汐避雄风。

九龙其遁三犀立,缓缓归来劳酒浓。

披图论世有馀恨,如此精兵用未尽。

宣武镇中封豕骄,河东摩下老罴困。

幕中扶义有罗君,大声草檄凌秋旻。

白莲花仙恋衣锦,祗退天吴不进军。

形式: 古风

明陈待诏老莲画卷首题曰丁君梅孙以酒资为予致妓乞画予即令以资改葬文长先生而画此贻之其画为枯木附以水仙呜呼老莲好色之徒然其实有大节试观此卷古人哉嶰谷乞予作歌

白门待诏真奡兀,此头可断腕不屈。

名王为唤美人来,一笑挥毫怪咄咄。

酒阑午夜梦魂醒,翩然而逝疑飞越。

谁言此老空清狂,个中心事良勃窣。

故都已哭钟山陵,故乡重吊青藤碣。

板桥花柳逐逝波,剡溪松楸伤野窟。

萧疏为写岁寒姿,春花傍得冬株茁。

招魂一曲万古愁,中有畸人不朽骨。

形式: 古风

铜制如来䧏生像歌

何物老妪如达生,可儿可儿此宁馨。

五百道乳一吸倾,轩然七步意飞腾。

方舆圆盖良浩荡,岂有黄口思横行。

文武成康纵不作,异说未必遽勃兴。

西竺家免妄自大,乃以早出思凭陵。

恒星如雨陨不见,尚嫌其晚纷纭争。

孔子吾师之高弟,其言固自有明徵。

谁人巧仿金涂塔,相轮峨峨铜绿明。

摩挲题字半漫漶,妙制定非凡手成。

白石不作周郎死,才薄有愧哦诗声。

夜深且桃长明灯,诗成共啖山芋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