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半月无双影,全花有四时。

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

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

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

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半个月亮没有双重影子,盛开的花朵却经历了四季变换。
它收敛了跨越千里的姿态,掩饰了重重无尽的哀伤。
急促的节奏缠绕着舞动的红袖,清脆的乐音充满了翠绿的帷幔。
快速弹奏时风声急促作响,缓慢的曲调中手镯声响显得迟缓。
只剩下对关陇地区的遗憾,因此它代人传达着相思之情。

注释

半月:半轮月亮。
无双影:没有双重的影子,比喻独特无二。
全花:盛开的花。
四时:四季。
摧藏:收敛,隐藏。
千里态:指广泛的姿态或风情。
掩抑:压抑,克制。
几重悲:多层的悲伤。
促节:急促的节奏。
萦:缠绕,环绕。
红袖:舞女的红色衣袖,借指舞蹈。
清音:清脆悦耳的声音。
翠帷:翠绿色的帷幕,常用来形容华美的居所或演出场所。
驶弹:快速弹奏。
风响急:风声因弹奏急促而显得紧急。
缓曲:缓慢的曲调。
钏声迟:手镯的撞击声显得缓慢。
空馀:只留下。
关陇:泛指古代中国西北地区,这里特指充满离愁别绪的地方。
恨:遗憾,怅惘。
因此:因为这样。
代相思:代替人们传递相思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独自弹奏琵琶的场景,通过音乐表达深藏的哀愁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怀念。诗人巧妙地运用“半月无双影”来隐喻孤独,“全花有四时”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情感变化。

“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压抑,这种情绪通过琵琶音乐得以宣泄。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显示出音乐节奏与情感的变化,以及声音在空间中的扩散。

最后,“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则直接点出了这种独自弹奏琵琶背后的深层含义——那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古人心中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音乐作为情感表达的一种独特形式。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登三台言志

未央初壮汉,阿房昔侈秦。

在危犹骋丽,居奢遂役人。

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

扇天裁户旧,砌地剪基新。

引月擎宵桂,飘云逼曙鳞。

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银。

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

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

作异甘泉日,停非路寝辰。

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

所欣成大厦,宏材伫渭滨。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赋得夏首启节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入潼关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