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
这是一首描绘春末初夏景色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更新的深刻感悟。
“北阙三春晚”与“南荣九夏初”两句,分别指代北方山势上的春色渐暮,以及南方荣华的夏日初来。这里,“阙”通常指宫殿前的高台,而“荣”则形容植物繁盛的样子,诗人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勾勒出一幅春末夏初交替的画面。
接着,“黄莺弄渐变”和“翠林花落馀”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随季节变化的情景。黄莺,即黄鹂鸟,它们的鸣叫声随着春意渐浓而有所不同;而翠林中的花朵则在夏风中悄然飘落,诗人捕捉到了这一瞬息万变的美妙场景。
“瀑流还响谷”和“猿啼自应虚”两句,则是对自然之声的描绘。瀑布如同音乐般回荡在山谷之间,而猿啼,即猿猴的叫声,仿佛在空旷的山林中找到了一种呼应。
“早荷向心卷”和“长杨就影舒”两句,则描写了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的姿态。荷花在清晨时分向内卷曲,而长杨树则在微风中舒展开来,投下了悠长的树影。
最后,“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两句,是诗人对当前时光的感慨和享受。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要珍惜这一刻的美好,不要让快乐无限扩展,而是坐在那里,用心去体会和感受周遭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抒写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不详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
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
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
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
珠帘烛燄动,绣柱月光浮。
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
琐除任多士,端扆竟何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