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春晚二首(其二)

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

九重细雨惹春色,轻染龙池杨柳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天下安定的和平年代
万物在节日前显得格外明亮

注释

四方:指全国各个方向。
无事:没有战乱或灾害。
太平年:社会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鲜明: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禁火前:指春节或元宵节等节日之前的宵禁解除,人们可以燃放烟火。
九重:古代皇宫有九重门,泛指帝王居所。
细雨:小雨。
惹春色:引发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轻染:轻轻涂抹,这里形容春雨温柔地给景物增添色彩。
龙池:皇家园林中的池塘,有时特指北京故宫的太液池。
杨柳烟:杨柳树在春雨中形成的如烟雾般的朦胧景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长安春夜景色的诗,充满了对太平盛世的歌颂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诗人温庭筠以其特有的细腻笔触,将长安城中的春意和晚间禁火前的宁静氛围描绘得淋漓尽致。

"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 这两句展现了一个祥和的社会场景,四面没有战乱,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民生都呈现出一片繁荣与安宁。万象鲜明则描绘了一种物华土宝、光彩夺目的景象,而禁火前则暗示了夜幕即将降临前的那份短暂而珍贵的宁静。

"九重细雨惹春色,轻染龙池杨柳烟" 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细雨如丝,润物无声,不仅没有破坏春天的温柔气氛,反而让春色的韵味更加丰富多彩。而“龙池杨柳”一词,更是长安城中常见的风光,轻轻被细雨所染,让人联想到那些古典诗文中常描述的美丽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既有宏大景象,又不失柔和细腻之美的春夜长安。温庭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晚春时节,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四皓

商于角里便成功,一寸沈机万古同。

但得戚姬甘定分,不应真有紫芝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龙尾驿妇人图

慢笑开元有倖臣,直教天子到蒙尘。

今来看画犹如此,何况亲逢绝世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伤温德彝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

吴国初成阵,王家欲解围。

拂巾双雉叫,飘瓦两鸳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