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寺草堂落成

为辟云窝附法坛,斩除恶竹可千竿。

黄金有地还兹布,明镜无台何处安。

避俗频来依佛榻,论心赢得聚儒冠。

从前七火都灰未,更向人天一静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卢宁在明末时期对佛教与儒家思想融合的独特见解和生活态度。首句“为辟云窝附法坛,斩除恶竹可千竿”展现了诗人决心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清净与解脱,如同斩除阻碍修行的恶竹,开辟一片心灵的净土。接着,“黄金有地还兹布,明镜无台何处安”两句运用比喻,以黄金之地和明镜为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空间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束缚与挑战。

“避俗频来依佛榻,论心赢得聚儒冠”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既寻求佛教的智慧与内心的平静,又与儒家学者交流思想,体现了其在不同文化传统间的游刃有余。最后,“从前七火都灰未,更向人天一静观”两句,通过回顾过去经历的种种考验与挑战,强调了在未来的日子里,诗人将以更加宁静的心态,观察并理解人世间的一切,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洞察万物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哲学,也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于自我修养、文化融合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7)

卢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鸥海台幕邀赏梅花(其一)

幕府寒蘤冒雪开,赏心共醉凌风台。

红芳如约年华在,白发无情岁月催。

门对汉宫看半额,地邻东阁忆多才。

疏枝欲折酬杨炯,惭向孤山歌八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杨鸥海台幕邀赏梅花(其二)

绛唇紫颔阵苍苔,笑向樽前慰客来。

限令不遗姑射侣,陈诗还到柏梁台。

有怀南国将春寄,入夜谁家吹笛催。

一自商王收采去,至今同仰济时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怀友寒溪逸史二首(其一)

江左十年别,儒冠载道身。

芙蓉峰上月,兰芷意中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怀友寒溪逸史二首(其二)

聚首忆郎水,赓歌想瓠川。

金华秋嶂晚,人在白云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