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上人禁足东涧以诗寄我赋答

孤云隐见终无相,野水东西不定方。

丈室风幡原自动,诸天龙象俨成行。

尘沙障眼谁先觉,羁绁牵人久异乡。

禁足一时参妙悟,眉间早示白毫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禅宗景象。诗人以“孤云”与“野水”起笔,隐喻着修行者内心的自由与无常。孤云时隐时现,象征着心灵的飘忽不定;野水东流西转,寓意着世事的变幻莫测。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氛围。

接着,“丈室风幡原自动,诸天龙象俨成行”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风幡自动,暗示着修行者的心境不受外物所扰,自然流动;诸天龙象成行,则是借佛教中的神灵形象,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智慧与力量,仿佛有无数的守护者围绕。

“尘沙障眼谁先觉,羁绁牵人久异乡”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对自由的渴望。尘沙遮蔽了双眼,意味着世俗的纷扰让人迷失自我;羁绁象征着束缚,长久远离故乡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最后,“禁足一时参妙悟,眉间早示白毫芒”两句,点明了诗人的最终领悟。禁足修行是为了深入体悟佛法的奥义,而“白毫芒”则是佛教中佛陀的标志,象征着智慧的光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修行达到了心灵的觉醒,智慧之光从眉间绽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修行体验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智慧与内在觉醒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束缚的反思。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山花

离立宁标异,孤芳殊众材。

秋山深夜雨,临水一枝开。

汝幸无名字,犹防有折摧。

沅江香草暮,谁寄楚臣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同西涧藏公重过野寺茗饮(其一)

摇落穷秋后,山寒木叶深。

短筇乘野兴,缓步得幽寻。

只是他时事,真成隔世心。

再来陈迹扫,孤磬起清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同西涧藏公重过野寺茗饮(其二)

道侣时相见,山翁许共过。

茗柯能悟入,芥子有包罗。

影覆慈云暖,香生忍草多。

辩才今钝拙,无事怯维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同西涧藏公重过野寺茗饮(其三)

不设禅□械,茅庵拥碧沙。

狙公秋拾栗,山鬼夜簪花。

虚白了无染,寒阴半欲遮。

未能心转物,每到辄忘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