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骥志千里,蛰龙卧三冬。
岁寒知后凋,惟彼柏与松。
所以古君子,韬光养疏慵。
时来意气得,叱咤风云从。
这首诗以“老骥志千里,蛰龙卧三冬”开篇,生动描绘了老马怀揣千里的壮志和蛰伏之龙等待时机的坚韧形象。接着,“岁寒知后凋,惟彼柏与松”两句,借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在逆境中的坚持与不屈,如同寒冬中依然挺立的松柏一般。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古君子的品质——在平凡中韬光养晦,待时机到来则能展现非凡的意气风发,如“时来意气得,叱咤风云从”。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坚韧不拔、时机把握以及内在修养的深刻思考。
不详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莫操齐门瑟,莫投光范书。
孔明有知己,自顾南阳庐。
蕴真玉混石,失势龙为鱼。
君看才名误,文园老相如。
堂前可栽竹,墙下可树桑。
更祈广阡陌,稼苗无害伤。
治生丧乱后,真如反屠羊。
富贵非所愿,淳风仰羲皇。
东家哭未已,西家复悲啼。
出门问何故,役夫行别妻。
少壮既从役,谁当荷锄犁。
归来掩空室,念此常栖栖。
远山沐新雨,秀色如淀泼。
红衔日半边,紫带烟一抹。
浮看衣欲染,浅讶眉初刷。
彼美轩中人,相望眼开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