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整天在外采荩草,采了一捧还不到。我的头发乱蓬蓬,赶快回家洗沐好。
整天在外采蓼蓝,一衣兜也没采满。本来说好五天归,过了六天不回还。
此人外出去狩猎,我就为他装弓箭。此人外出去垂钓,我就为他理好线。
他所钓的是什么?鳊鱼鲢鱼真不错。鳊鱼鲢鱼真不错,竟然钓到这么多。

注释

绿:通“菉”,草名,即荩草,又名王刍(chú),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黄。
终朝:终日。
一说整个早晨。
匊:同“掬”,两手合捧。
曲局:弯曲,指头发弯曲蓬乱。
薄言:语助词。
归沐:回家洗头发。
蓝:草名。
此指蓼蓝,可作染青蓝色的染料。
襜:护裙,田间采集时可用以兜物。
五日:五天,并非确指。
期:约定的时间。
六日:六天,并非确指。
詹:至,来到。
之子:此子。
狩:打猎。
韔:弓袋,此处用作动词,是说将弓装入弓袋。
纶:钓丝。
此处作动词,即整理丝绳的意思。
维何:是什么。
维,是。
鲂:鳊鱼。
鱮:鲢鱼。
观者:此指钓的鱼众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终日辛勤地采集蓝色植物(绿或蓝可能指某种颜色的植物,如蓝花楸),但是收获甚微,不足以装满一匊。诗中通过对比手中的采集物与容器的量,展示了劳作的艰难和成果的微薄。

接下来的两句“予发曲局,薄言归沐”可能是在表达采集结束后女子回家时心境,或许是她在简单地整理头发前后的感慨。这里的“曲局”、“归沐”都有着装饰和整洁自己的意味,显示出即使生活艰辛,女子也保持着对自己仪表的关注。

以下几句则描述了男子外出的情景,他们可能在进行某种狩猎或钓鱼活动。诗中的“之子于狩”、“言韔其弓”等用语,显示出男子们对于武器的精心准备和对捕猎活动的专注。

最后,“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则是对他们所用的渔具及其目标鱼类的描述,通过这段描写,诗人传达了男子们捕捉技巧和所追求的食物来源。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日生活中的辛勤与平淡,以及男女在劳作中各自的状态。通过对比男女劳动场景,诗人可能在探讨性别角色的差异和社会分工,也许是在表达一种对劳动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黍苗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形式: 四言诗

隰桑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形式: 四言诗

白华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形式: 四言诗

绵蛮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