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温尚书以长句送江梅次韵

忆昔归田友麋鹿,雪里寻梅踏瑶玉。

巡檐屡作杜陵笑,穷路几为步兵哭。

忽逢绿衣鬓如云,歌舞醉人睡昏昏。

觉来但有风相袭,梦断初无香返魂。

岂知重见长安雪,喜极丰年箫鼓咽。

更读裴公东阁诗,仍分处士西湖月。

皎如玉树临我傍,幸同待漏靴满霜。

但愿和羹继先业,不辞草制搜枯肠。

形式: 古风

翻译

回忆往昔,归隐田园与麋鹿为伴,踏着白雪寻找梅花,如同走在瑶池玉阶。
在屋檐下漫步,常笑似杜陵诗人,困苦时又像步兵哭泣。
忽然遇见一位女子,青丝如云,歌声舞蹈令人沉醉,她昏昏欲睡。
醒来后只有清风相伴,梦境中没有香气残留,仿佛魂魄已随香消散。
未曾想到再次见到长安的雪,丰收之年带来箫鼓欢鸣,却也令人心酸。
阅读裴公东阁的诗篇,又共享处士西湖的月色,如玉树般明亮。
月光皎洁如玉树近在身旁,庆幸能共度寒冷的夜晚,靴子上满是霜华。
只愿继承先人的事业,即使搜肠刮肚写文章也在所不惜。

注释

归田:归隐田园。
麋鹿:象征田园生活。
杜陵笑:指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
步兵哭:形容困境中的哀愁。
绿衣:女子的代称。
歌舞:欢乐场景。
和羹:比喻共同治理国家。
草制:草拟文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韩子温尚书以长句送江梅次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往昔归隐田园的生活,雪中寻梅的雅趣,以及在困顿中仍保持乐观与才情的境遇。诗人遇见了身着绿衣、秀发如云的女子,沉醉于歌舞之中,醒来后只有清风相伴,梦境中的梅花香气已逝。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重逢长安雪景的喜悦,以及阅读裴公诗作时的感动,还提到了与友人共赏西湖月色的美好时光。

诗中运用了比喻,将友人比作皎洁如玉的树,自己则如同等待天明的官员,靴上满是霜雪。诗人表达了继承前人事业的愿望,愿意付出努力撰写文章。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味,又有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志向的坚定。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福寿院僧净皋写予及子中兄真求赞次子中韵

弟兄本自读儒书,晚外形骸付六如。

摩诘文殊俱默默,从教似我与非吾。

形式: 七言绝句

端午帖子(其三)太上皇后阁

得道本无为,加餐亦应时。

雕盘初荐冰,玉食更菹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静庵曾伯虞挽词

往闻郭林山,学易之指南。

艮斋从其子,议论青出蓝。

授徒兰溪上,妙理常穷探。

真旨传何人,著录推静庵。

称疾似玄晏,观复师老聃。

芸芸已归根,吊客无多谈。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赠孙次山

南涧有奇松,岁晚郁青苍。

北陇有寒梅,同傲雪与霜。

实大华更荣,二美乃相望。

我从采樵归,闻此百步香。

不辞践荒秽,所欣识孤芳。

可玩不可折,折枝亦何伤。

但恐入市门,羞薄时世妆。

少须子含酸,且复成其章。

味宜调鼎食,材可中虹梁。

知音不难逢,会当贡明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