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封支径路欲断,雨洗野花山更寒。
西岭东冈烟漠漠,南溪北涧水潺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雨后的清新景象。首句"草封支径路欲断",通过茂密的草丛遮蔽了小路,暗示了山径的荒芜与偏僻,仿佛行走其中的人迹罕至。次句"雨洗野花山更寒",雨水洗涤过的野花在山风中显得更加娇嫩,而山间的凉意也因雨后而更显深沉。
接下来两句"西岭东冈烟漠漠,南溪北涧水潺潺",运用对仗的手法,将视线从近处的草径扩展到远方的山岭和溪涧。"烟漠漠"形容山岭在雨后升起的朦胧雾气,"水潺潺"则生动地刻画了溪涧流水声的清脆悦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自然氛围。
整体来看,曾季狸的这首《疏山三首(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雨后的静谧与生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欣赏。
不详
垍湖潭畔呼舟渡,苦竹林边策杖回。
衣湿为穿山雨过,手香因折野梅来。
江南九月未飞霜,木叶萧萧已半黄。
行遍疏山山下路,满山唯有桂花香。
村深谷鸟近人鸣,暮霭收时雨又晴。
极目春山随处好,笋舆穿尽绿阴行。
暂假僧房憩,炎蒸觉顿忘。
谁知六月雨,已似九秋凉。
石径苔痕滑,稻花田水香。
鸣蝉休聒耳,容我此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