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山三首(其二)

垍湖潭畔呼舟渡,苦竹林边策杖回。

衣湿为穿山雨过,手香因折野梅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在垍湖潭边呼唤船夫摆渡
走过苦竹林后拄杖返回

注释

垍湖潭畔:湖边的堤岸。
呼舟渡:呼唤船夫划船过来。
苦竹林边:长满苦竹的树林旁边。
策杖回:拄着拐杖走回来。
衣湿:衣服被雨水打湿。
为穿山雨过:因为刚穿过山间下过的雨。
手香:手上带着香气。
因折野梅来:是因为折了一枝野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曾季狸在疏山湖潭边的漫步情景。他呼唤小舟渡过湖面,途经苦竹林,显得心境悠闲。雨水打湿了他的衣物,仿佛是穿越山间的疾雨所致,这增添了旅程的清新感。更令人欣喜的是,他在行走中折取了一枝野梅,手上的香气犹存,给这趟散步带来了一份意外的芬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与互动,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收录诗词(38)

曾季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疏山三首(其一)

江南九月未飞霜,木叶萧萧已半黄。

行遍疏山山下路,满山唯有桂花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疏山道中

村深谷鸟近人鸣,暮霭收时雨又晴。

极目春山随处好,笋舆穿尽绿阴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白水寺

暂假僧房憩,炎蒸觉顿忘。

谁知六月雨,已似九秋凉。

石径苔痕滑,稻花田水香。

鸣蝉休聒耳,容我此徜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杨源寺

落日郊原独杖藜,偶寻萧寺坐移时。

下临稻垄如棋局,细数僧房似蜜脾。

风里长松能远韵,霜馀残菊尚多姿。

因吟竹院诗人语,笑我劳生力已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