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与病起移书二美吴下群贤爰脩禊事踊跃胜游遥为属寄

伏枕经春忆旧游,永和三日命扁舟。

一时艺苑人亡恙,千载兰亭事可求。

吴下山川何蕴藉,王家兄弟本风流。

独怜搦管传觞处,有客中原自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子与病起移书二美吴下群贤爰脩禊事踊跃胜游遥为属寄》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病愈后,与友人在吴地举行修禊活动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伏枕经春忆旧游”,诗人卧病在床,度过漫长的春天,心中满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接着,“永和三日命扁舟”一句,点出时间背景为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这是著名的修禊节日,诗人借古人之事,表达自己对美好聚会的向往。

“一时艺苑人亡恙,千载兰亭事可求”两句,既是对古人雅集的追忆,也是对当下相聚的感慨。艺苑之人虽已不在,但兰亭雅集的精神却可以追寻。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吴下山川何蕴藉,王家兄弟本风流”则进一步描绘了吴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以及王羲之兄弟的风流才情,暗含着对当前聚会地点的赞美与对古人风范的仰慕。

最后,“独怜搦管传觞处,有客中原自白头”两句,诗人独坐于酒桌旁,提笔书写,回忆起与友人的欢聚场景,感叹岁月流转,自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这一句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永恒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魏使君以太公登太山

何言紫气满昆崙,须信中原五岳尊。

南极一星朝日观,东方千骑拥天门。

舞衣重染云霞色,探箧深衔雨露恩。

试向丈人峰上望,徂徕新甫拱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病苏忆王徐二子

伏枕高楼白日徂,梦回春色杳相扶。

风流转觉中原尽,海岳惊看我辈孤。

寒雪千山双鬓老,浮云万里尺书无。

也知俱壮观涛兴,只是漂零不可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荅赠庐陵刘山人

西来献策蓟门深,栖泊王家玉树林。

说剑夜高湖海气,鸣琴秋入薜萝心。

别时春色长相似,归去浮云不可寻。

萍梗愧君能记忆,十年遥寄白驹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荅寄余德甫

当年草奏柏梁台,此日漂零浊酒杯。

伏枕春阴三楚合,拂衣秋色大江回。

含冤夜识双龙气,作赋时推二马才。

极目中原诸子尽,豫章城里一书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