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久山水二首(其一)

小黠大痴谁复然,画山画水亦随缘。

悬崖绝谷喷流泉,此中即是安养地,九品莲华光烛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祐所作的《黄子久山水二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观和对自然的崇尚。"小黠大痴谁复然",开篇以"小黠"与"大痴"相对,暗示了世间智者与超然者的微妙平衡,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画山画水亦随缘"进一步强调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悬崖绝谷喷流泉"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艰难与美好并存。"此中即是安养地"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可以得到安宁与滋养,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九品莲华光烛天"运用佛教典故,将山水比作莲花,象征着高洁与清净,而"光烛天"则寓意其光明普照,超越世俗的荣华,直达天际。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子久山水二首(其二)

众人皆黠我独痴,头蓬面皱丝鬓垂。

勇投南山刺白额,饥缘东岭采青芝。

仲雍山趾归休日,尚馀平生五色笔。

画山画水画楼台,万态春云研坳出。

只今年已八十馀,无复再投光范书。

留得读书眼如月,万古清光满太虚。

形式: 古风

向年与岳汉阳、赵宛丘同登荆溪王氏仁寿堂,今几四十稔。时允同尚未生,兹允同出拜,感念今昔,赋以与之

昔年尝登仁寿堂,岳赵两侯与颉颃。

周情孔思蔼胸臆,商彝雒鼎陈宝藏。

名画珠官启丹碧,法书金薤垂琳琅。

官窑器列八珍馔,博山炉焚三杰香。

稽经考史发言论,跨秦越汉谭文章。

惟时石坞梅花吐,肩舆起穿林岭长。

溪回路转雪欲作,薄暮似绕罗浮傍。

归途列炬兼击柝,候人奔迓遥相望。

南枝禽翻北枝冻,置酒张灯罗艳妆。

主宾一时极驩会,转头于今四十霜。

赵登廊庙岳物故,我仍饥驱行四方。

人生那能免离合,世运乃尔罹惨伤。

乾坤疮痍战尘黑,溪山破碎愁云黄。

华屋终焉变瓦砾,旧厌梁肉今糟糠。

子之家居尤可念,蒿艾丛深蹲虎狼。

幸哉仁者必有后,出赘于此存豪芒。

子之拜我我增慨,衰颓有几桑榆光。

朋俦凋落世变苦,安得不及我涕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俞教授之馀杭

馀杭县前春水生,校官书舟如叶轻。

莺啼讲坛杏垂实,鱼跃泮水芹抽茎。

易于观天圣域敞,文者载道天机精。

明年彤庭对策后,我亦阊门迓前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俞叔元从游慈溪陈文昭

百舍重趼从师游,为道不为利禄谋。

今子远鼓浙东枻,涛江日暮青山稠。

慈溪为县山水幽,制锦者谁陈太丘。

退食何曾废探讨,固应户屦远相求。

它时卒业归语我,坐见一鹗横清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