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仲南五梅图

江南酒美樽不空,十年醉倒梅花中。

经行所见略可谱,一一秀骨含仙风。

不将铅华污真色,亦有醉脸匀春红。

重英千叶两何好,玉立但喜肌微丰。

红绡金缕变新样,品异独许天香同。

花开到处即吾圃,水寒月淡烟空濛。

醉来踏雪更起舞,长歌目送南飞鸿。

自后春归厌寂寞,坐觉桃李难为容。

忽惊横轴入吾手,世上犹有丹青工。

扶疏清影卧空碧,一笑似喜曾相逢。

君家亭馆安用此,此物自昔添诗穷。

诗成妙手傥不惜,画我曳杖穿芳丛。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南的美酒常满杯,十年来我醉倒在梅花丛中。
沿途所见的美景几乎可以谱写成诗,每位佳人骨子里都透出仙子般的风姿。
我不愿脂粉掩盖她们的天然之美,醉酒后的脸颊也显现出春天的红晕。
千层花瓣的花朵何等美妙,她们亭亭玉立,只因肌肤微丰而喜悦。
红绸金线绣出的新花样,唯有天香能与之媲美。
花开之处就是我的花园,月光清凉,烟雾朦胧。
醉后踏雪起舞,我高歌目送南飞的大雁。
自从春天离去,我便厌倦了寂寞,觉得连桃李都难以比得上她们的风采。
忽然发现画卷跃然于眼前,世间还有如此技艺精湛的画家。
稀疏的清影映在碧空,她们的笑容仿佛久别重逢。
你们家的亭台楼阁要这幅画做什么?它自古以来就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如果诗人妙笔生花,不妨画下我持杖漫步在花丛中。

注释

酒美:美酒。
梅:梅花。
经行:经过的地方。
秀骨:清秀的骨骼。
铅华:脂粉。
醉脸:醉酒后的脸庞。
重英:繁复的花序。
玉立:形容女子亭亭玉立。
红绡:红色的薄绸。
金缕:金色的线。
水寒:月夜下的水显得寒冷。
南飞鸿:向南方飞去的大雁。
横轴:画卷。
丹青工:擅长绘画的人。
曳杖:手持拐杖。
芳丛:花丛。

鉴赏

这首宋诗《郑仲南五梅图》是韩元吉对郑仲南所绘五梅图的赞赏之作。诗人以江南美酒为引,描绘了画面中的梅花姿态,赞美其醉态如仙,清雅脱俗,不加修饰,自然之美。五梅的繁花与丰满的叶片,以及独特的香气,都被诗人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就是诗人的私人花园。醉舞长歌,月下踏雪,诗人借以抒发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寂寞的超越。

诗人惊叹于画作的艺术魅力,认为它能触动人心,甚至让桃李都显得逊色。他惊喜地发现这幅画作仿佛与自己有过相遇,为其增添了诗意。最后,他恳请画家如果允许,希望能以诗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画中曳杖穿行于梅丛的景象,以此表达对艺术的敬仰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画作的欣赏和对艺术创作的赞叹。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雨中同伯恭至湖上

莫嫌鞭马踏春泥,茶鼎诗囊偶共携。

山色雨深看更好,湖光烟接望还迷。

连天花絮飞将尽,夹道蒲荷长欲齐。

官事得閒须洗眼,蓬壶只在帝城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青阳龙池山潮泉其应有时祷于泉上坐顷三应山中人以为未有也

八月钱塘岸,江潮昼殷雷。

岂知惊浪涌,不转此峰来。

古窦深无际,神渊秘莫开。

山灵如爱我,三送雪成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信国太夫人慕容氏挽词

望族尚书旧,宜家蔼缙绅。

无人知善教,有子冠鸿钧。

箕帚惟安礼,诗书不待邻。

鸱堂万钟养,风木倍悲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南岩

官曹簿领无时空,一春蹙蹙尘埃中。

溪南十里岩谷好,俗驾屡整无由穷。

前时相邀雨断道,今时不雨天亦风。

乃知书生不解事,每以悭涩勤天公。

兴来邂逅始一往,相与纵辔随飞鸿。

野棠著子梅杏老,密叶尚带残花红。

峥嵘屋宇吁可怪,无乃开辟烦丰隆。

却寻危径山巉绝,俯仰旷野迷西东。

涓涓寒流滴冰雪,一酌为我凉心胸。

山川何曾岁月计,可怜翠阜纷磨砻。

人生欢笑不易得,此会几许谁能同。

春禽正喧日已暮,叹我归期还匆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