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不溪词

馀不溪水涵绿蘋,微风吹波蹙龙鳞。

看山荡桨不知远,两岸桃花飞接人。

溪回路转松风急,竹林华房霞气湿。

忽逢道士颀而长,疑是韩国张子房。

相期飘拂紫烟里,下揽沧溟浮玉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倪瓒所作,题为《馀不溪词》。诗中描绘了馀不溪的自然美景,以及与道人的偶遇,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馀不溪水涵绿蘋”,以“涵”字生动地描绘了溪水与绿蘋相互映衬的和谐景象,展现出一片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接着,“微风吹波蹙龙鳞”一句,通过微风轻拂水面,波纹如龙鳞般起伏,进一步渲染了溪水的动态美。

“看山荡桨不知远,两岸桃花飞接人”两句,诗人借荡桨观景,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沉浸与忘我。山色与桃花交织,仿佛将人融入了这幅流动的画卷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溪回路转松风急,竹林华房霞气湿”描绘了溪流曲折,松涛阵阵,竹林掩映下的房屋被霞光浸润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最后,“忽逢道士颀而长,疑是韩国张子房”一句,诗人遇到了一位高大的道士,让人联想到古代仙人,暗示了与超凡脱俗之人的相遇,增添了神秘色彩。

“相期飘拂紫烟里,下揽沧溟浮玉觞”表达了诗人与道人相约在紫烟缭绕的仙境中,共同畅饮美酒,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醉歌行次韵酬李徵君春日过草堂赋赠

杜陵昔年有茅屋,浣花溪边锦江曲。

古人不见春风来,桃李无言自山麓。

石床藓涩青泥乾,决渠流水夜潺湲。

可怜宝剑埋黄土,空馀山月照波间。

今我不乐空怀古,短世长年谁比数?

花下那知李白来,山鸟恣歌童亦舞。

酒酣大笑五情热,作相形求筑岩说。

夷齐相逝居首阳,逍遥采薇饱芳洁。

勿歌虞夏神农诗,贤愚等是百年期。

鲁连耻秦亦蹈海,笑尔局促商山芝。

少文壁间对图画,莫待老来难命驾。

仰看翕忽浮云驰,安得乘螭与之化。

漠漠杨花萦远天,迸壑晴雷惊醉眠。

李侯神爽色不动,手中茶雪落轻烟。

逢君此乐诚草草,便欲携君卧烟岛。

海上千年白鹤飞,世人胡为而自老。

形式: 古风

为曹佥事画溪山春晓图因题

荆溪之水清涟漪,溪上晴岚紫翠围。

连舸载书烟渚泊,提壶入林春蕨肥。

身远云霄作幽梦,手栽花竹映山扉。

矶头雪影多鸥鹭,也著狂夫一浣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赋翠涛砚

岳翁尝宝翠涛石,今我还珍翠涛砚。

翠涛沄沄生縠纹,云章龙文发奇变。

米芾砚山徒自惜,此砚颠应未曾见。

我初避乱失神物,玉蟾滴泪空悽恋。

珠还合浦乃有时,洗涤摩挲冰玉姿。

书舟轻迅逐凫鹥,喜出火宅临清漪。

松雪磨香淬毛锥,天影江波□碧滋,一咏新诗开我眉。

形式: 古风

题张德常良常草堂

翠壁邻丹灶,青枫背草堂。

琴书聊卒岁,麋鹿自成行。

涧水流杯滑,飞花入座香。

能无问津者,及此系舟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